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近代史 >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 日本明治维新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9 题号:9008418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1868年,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从此日本励精图治,开始了近代化道路。

1871年,政府宣布废藩置县,废除全国所有的藩国,把全国划成了3府72县,由中央政府直接派官员管理。这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建立起来。

1871年,政府下令改革币制。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的统一货币。随后,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这些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871年,政府成立文部省,统一管理全国教育。开始建立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其中小学为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上学,教学内容也增加了许多自然科学的知识。教育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

1873年,政府颁布地税改革法令,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土地税,使农村的商品经济得到发展;同时,政府财政收入稳步提高,为国家的工业化政策提供了有力保障。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材料一中的史实是哪次改革的内容?
(2)据材料归纳这次改革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改革对日本和我国造成哪些影响?
【知识点】 日本明治维新解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61年改革后,俄国进入资本主义时期,从事工商业的人越来越多,城市人口迅速增加。1863一1897年,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由8%增加到13.4%,绝对人数从610万人增加到1680万人。同时,1871一1875年,农民欠税等于年纳税额的10%,1898年上升为177%。农民经常陷于赎金、赋税、徭役的罗网中,根本没有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的可能。

——摘编自孙成未《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美国内战是两种不同制度之间矛盾与冲突的结果,也是一场维护国家主权完整的战争,如果主权完整得不到维护,领土上得不到统一,资本主义制度就难成一统美国天下,工业化就会推迟,如果美国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美国就不可能成为20世纪世界第一强国。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19世纪中期的几十年里,西方扩张的威胁和压力对日本的传统政治文化形成了致命的挑战。日本的反应从“不分青红皂白地一概敌视、文化上盲目自大,不情愿地承认自身在财富和力量上的劣势”到后来“以夷制夷”,获得了成功。明治维新可以说是日本近代史的起点。

——摘编自张光《明治维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1861年改革”的领导者是谁?据材料概括此次改革后俄国的社会变化。
(2)结合所学,美国内战中通过什么法令解决了“两种不同制度”的矛盾?据材料二,归纳内战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材料三认为日本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如何理解“明治维新可以说是日本近代史的起点”?
(4)综上所述,归纳以上三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方式。
2021-01-25更新 | 5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欧美国家在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过程中,对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仅是社会中某一阶层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还产生了欧洲社会的新政治制度。

——马克思《资产阶级和反革命》


(1)材料一中的“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爆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英国产生的新政治制度是什么?这种新的政治制度具有什么特点?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

材料二   剧作家博马舍在他的《费加罗的婚礼》中为主人公、作为贵族仆人的费加罗安排了一段自白:“因为您是大贵族,你就自以为是伟大的天才!门第、财产、爵位、高官,这一切使您多么洋洋得意!你干过什么,配有这么多享受?除去从娘胎中出来时用过一些力气之外,你还有什么了不起的?……至于我,湮没在无声无息的广大人群中,仅仅是为了生活而施展出来的学问和本领,就足够统治整个西班牙一百年还有富余,您居然想跟我来争夺果实?”博马舍笔下这种锐利的气势,使得国王路易十六也大为震动。他在读过剧本后惊呼:“这个人嘲笑国家中所有一切应受尊敬的事物。这个剧本上演就会产生危险,它会导致拆毁巴士底狱!”


①博马舍在其作品中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何种思想?路易十六所担心的巴士底狱被摧毁的事件真实发生在哪一年?巴士底狱被摧毁标志着什么事件的发生?

材料三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②材料三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变革”是日本社会发生了怎样的转型?为了实现材料三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不断进行变革的目的是什么?谈谈你对欧美国家发展过程的认识。
2023-04-28更新 | 5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改革是指在现有的政治体制内实行变革,通常一次改革成功与否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光绪帝按照康有为提出的办法,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

材料二:1980年,深圳、珠海等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成为中国开启国门走向开放的重要标志;1990年,浦东新区的开发与开放,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象征;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2017年的春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又一个新的时代到来。改革开放以来,一种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时事政治

材料三:倘若我们把“明治”理解为“明智”,便会发现明治天皇和他的臣僚在当时复杂的内外形势下,是多么“明智”地选择了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既曲折又宽敞,既给日本带来了无尽的好处,也给邻邦带了无尽的灾难。

——王光波:《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1)材料一的事件指的是哪一事件?该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说一说材料二所提及的“经济特区”得益于哪次会议的决定?这次会议后,我国农村进行了怎样的改革?此后,改革的浪潮涌向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材料中的“现实的马克思主义”是指什么?
(3)材料三中所说的日本“‘明智’地选择了自己的发展的道路”是怎么实现的?它给日本带来了无尽好处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条道路给邻邦带了无尽的灾难?
(4)综合以上材料和探究,你有何感悟?
2020-06-29更新 | 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