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五四运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 题号:9017311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广大青年勇于担当、积极奉献,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青春之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群众爱国政治运动。同时,也是一场空前的社会思想解放运动,它与新文化运动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它把救亡与启蒙相结合,形成了一种“五四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去追求进步和光明。

——摘编自章开沅、朱英主编《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二:在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中,中国人民包括清政府军队里的爱国将士表现得很英勇,浴血搏斗,直至战死疆场。但是,五四运动之前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还处于被动、自发的状态,形不成整体的斗争合力。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相互呼应,取得了运动的初步胜利。中国人民以伟大的觉醒铸刻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烙印。

——摘编自齐卫平《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一次伟大觉醒》

材料三 青春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优秀基因。党的一大13名代表的平均年龄只有27.7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国家,是建党之初年轻的共产党人便胸怀的理想。

——张康喆《以青春之我,逐青春之梦》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
(2)“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概括与五四运动前的斗争相比,中国人民在五四运动中的斗争有何变化。
(4)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反应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并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5)材料三中“党的一大”召开的地点和时间?在这次大会上选举谁担任中央局书记?它的召开标志着什么?
(6)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作为青年学生应继承发扬哪些“五四精神”?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后,我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处在列强入侵、战火频仍、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悲惨境地,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从那时起,实现民族复兴就成为了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犹如黑暗中的一道霞光,给正在苦苦探求救国救民道路的中国先进分子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____革命的转折点,并且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地健康发展,其具体体现是这次运动大大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而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

——摘自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   五四运动(与以往的爱国运动)就大不相同.它所牵动的社会面非常之广,不仅有学生、工人、商人、市民、士兵,还有乡镇的农民群众等.斗争于北京发生,蔓延到全国各地……表现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使反动势力张皇失措……启蒙推动了救亡,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救亡又是启蒙的有机延伸和继续,并最终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的“最伟大的梦想”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补全“____”的内容。
(3)依据材料三,概括五四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精神的核心内涵。
2023-10-07更新 | 2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管师夷长技的主张遭到强烈反对,但统治者面对着接踵而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内忧外患,为生存计还是不得不实践这一主张。首先从军事利器的引进仿制逐渐推广深入到全面学习西方机器大工业所需的科学技术学理的层次和阶段。

--雷颐《取静集》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师夷长技的主张”得以实施是在什么运动中?根据材料,概括该运动的发展历程。

材料二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

--雷颐《取静集》《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的失败”指的是什么事件?康有为、梁启超“新的救国之道”是在什么运动中实践的?

材料三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

--《孙中山全集》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标志中国“千年专制”被推翻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指出中国近代革命的任务,以及孙中山认为能解中国“千年专制之毒”的解药。

材料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其对民主与科学的张扬,对封建礼教的批判,通过新的表达方式普及到社会和民间,使国人又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启蒙了他们的民主精神,增进了他们的科学意识,推动了他们的思想解放。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有何内在联系?
2022-04-21更新 | 3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一项制度、一份报纸、一则宣言都记录着历史的变迁,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天朝田亩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简要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

——摘编自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2)材料二中报纸宣传的观点是什么?

材料三   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摘自《北京学界全体宣言》1919年5月


(3)根据材料三,从宣言中提取信息归纳学生的诉求。
(4)综上所述,从近代中国人艰难探索救国的历程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2024-03-25更新 | 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