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的经过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8 题号:9089548
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 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材料三: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从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以上材料摘自《中国历史》(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这些内容自于什么条约?这-条约是哪次战争后签订的?这一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2)依据材料二指出,这些条款出自于什么条约? 这一条约是哪次战争后签订的?与前一个条约相比较,这一条约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指出,这些条款出自于什么条约?这一条约是哪次战争后签订的?这一条约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严重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香港的命运从来同祖国紧密相连,从秦朝开始,香港地区就一直在中国中央政府的管辖。19世纪40年代初,英国通过战争手段,迫使清朝政府赔款、割让香港岛。后来,九龙、“新界“也被迫离开了祖国的怀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大清帝国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及官仕诸五处口岸,专理商贾事宜、与地方官公文往来;今大皇帝准香港一岛予大英国君主及后主位者,任便立法治理;定银具二千一百万,应如何分期定清开列于左;英国可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税费。

——摘自《海关中外条约》


(1)材料出自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次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试概述条约的主要内容。
(2)结合所学知,分析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2021-03-20更新 | 6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京条约》签订场景(绘画)

材料二



中英《天津条约》签订场景(绘画)

材料三


《马关条约》谈判场景(绘画)

材料四   近代中国的行程是曲折而畸形的,又总是冲破阴霾迎着困难而前进的。爱国和革新、革命始终是引导人们奋斗的旗帜,爱国的怒潮冲向帝国主义,革新、革命的锋芒直指封建主义。而革新、革命的思想武器又不能不借助于西方,尽管西方资产阶级那些东西只能上阵打几个回合,但它们曾经是先进的中国人奋斗的最佳武器,对封建势力反复作了较量,对帝国主义也不甘屈服。西方资产阶级早期的进步学说,并不为后来西方的帝国主义、法西斯主义服务,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度里,倒是启发了民族的觉醒,成为反抗外来压迫者和国内腐朽势力的精神力量。

——陈旭麓主编《近代中国八十年》


(1)材料一、二、三图示条约分别于哪一年签订,与哪场列强侵略战争相关?结合所学知识,从具体内容角度,分析图示条约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四,结合义和团的史实说明“爱国的怒潮冲向帝国主义。”结合维新变法运动史实说明“启发了民族的觉醒”,结合晚清历史谈谈你对“近代中国的行程是曲折而畸形的,又总是冲破阴霾迎着困难而前进的”理解。
2024-02-06更新 | 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每日邮报》记者仰望着(访问伦敦的)长白山舰庞大的舰体就曾发出这样酸溜溜的感叹:“百年荣辱,回首惊心。”1840年,英国海军舰队驶抵广州海面……


请回答:
(1)英国海军舰队在1840年驶抵广州海面,是对中国发动什么战争?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面对凶残的英国侵略者,广大人民和部分爱国官兵英勇抵抗,其中战死的爱国将领有哪两位?
(3)1842年,英国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什么条约?通过这个条约,英国割占了我国哪个地方?
(4)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什么条约?
2020-10-20更新 | 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