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开国大典 > 开国大典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 题号:9092411

材料一:


材料二   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毛泽东在1954年某次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
(2)材料一中图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什么事件?列举出这个事件中涌现出的两个英雄人物?
(3)材料一中图三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的什么事件?这次事件为我国的什么准备了条件?
(4)材料二中会议的名称是什么?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主要是因为该会议制定了什么法律文献?这次会议的召开在我国民政治建设中有何作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继续进行伟大斗争,取得伟大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

——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三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①》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1)根据材料一,1949年的北京天安门发生了什么事件?请简述"崭新的共和国成立"的国际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这一结果有什么重大意义?
(3)材料三①横线处是哪部法律文献?
(4)综上所述,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2022-07-08更新 | 2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准确把握时代特点,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同一个梦想,走出了一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建设篇】

材料一   毛泽东主席宣布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毛主席亲自开动有电线通往广场中央国旗旗杆的电钮,使第一面新国旗在新中国首都徐徐上升。这时,在军乐声中,五十四门礼炮齐鸣二十八响。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发生于哪一年?
【经济发展篇】

材料二   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年份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19.11.50.771.86.9
1956年32.253.47.37.1趋于零

——资料来源: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2)表中数据变化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三   1984年邓小平视察经济特区后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统编人教版《中国历史教师用书》八年级下


   

经济特区示意图


(3)1980年,我国决定设置经济特区,请分别写出A和C两地设立的经济特区。随着对外开放的推进,我国逐渐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思想引领篇】

材料四   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在会上所做的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分析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4)中共十九大上哪一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023-09-13更新 | 2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材料一   毛泽东主席宣布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毛主席亲自开动有电线通往广场中央国旗旗杆的电钮,使第一面新国旗在新中国首都徐徐上升。这时,在军乐声中,五十四门礼炮齐鸣二十八响。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人民日报》


(1)材料一表述的哪一历史事件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成立于哪一年?

材料二   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

——1956年毛泽东在一次国务会议上的发言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什么阶段?

材料三   全会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来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

——摘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建国以来什么事件为典型代表的“左”倾错误?据材料三概括这次会上党的工作重点作出了怎样的转移?为提高生产力水平党还决定实行什么决策?会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2022-11-29更新 | 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