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近代史 > 走向近代 >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新航路开辟 > 探寻新航路 >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 题号:9105968

材料一:当地居民都跑来崖边……有人给我们送来食物。有一个老人坐船前来……许多人都来到了,包括妇女在内,每个人都带些东西。

材料二: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与次之后,我回到了长勒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根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600英里长的小西班牙岛得到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他的居民纳贡。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一中的事件被誉为“发现世界”,该事件是什么?哥伦布称当地居民为什么人?
(2)材料二中哥伦布受到哪个王室的赞助。哥伦布最终到达美洲的哪两个地方?
(3)从材料二中找一句能典型反映哥伦布航海活动本质(目的)的话。
(4)从材料一中可见当地居民对哥伦布一行采取了什么态度?
(5)欧洲殖民者后来又是怎样对待这些当地居民的?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欧洲文明历史悠久,曾辉煌一时,在世界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发展跌宕起伏,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500年高后,世界历史……开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当然,自16世纪起,尤其是由于欧洲人兼并了美洲以及由此导致欧洲对非洲——欧亚事务和世界贸易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地区间关系发生了某种急剧的变化。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1750—1914年间,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19世纪末,欧洲势力控制了大部分亚洲和几乎整个非洲地区……三个历史进程——革命、工业化及帝国主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欧洲人……何以逐渐地控制了世界。

——杰里·本特利等著《新全球史》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全部对外投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正如欧洲在19世纪最后20年中迅速获得其大部分殖民地那样,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同样短的时期内又失去了其大部分殖民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西欧六国在20世纪50年代创建了共同市场,从那时起到21世纪开始之际,欧洲统一进程成就显著。1958年建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1967年成长为欧洲共同体,1991年.…进而发展成欧洲联盟……自愿采用一种共同货币……提出继续发展共同的外交与防务政策……即使如现在这个样子,也已经成为经济与政治合作的前所未有的模板,欧洲已经为之大变。在经历了延续几个世纪的战争岁月以后,欧洲大陆已经到达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很难想象几个主要国家之间再有战争。

——摘编自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1500年前后”推动资本主义从欧洲向外界传播的重大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该事件影响下世界市场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人成功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的政治和经济因素。
(3)材料三认为两次世界大战分别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四中的“共同货币”指的是哪种货币?根据材料四,说明“很难想象几个主要国家之间再有战争”的主要原因。
(5)综上所述,从欧洲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019-06-24更新 | 16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00年左右,它(大西洋)一变而成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一般看来,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美洲、非洲等)的人则意味着灾难。

—《现代世界史》


(1)依据材料一,最早通过这个“桥梁”探索的是哪两个国家?“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我在1492年发现美洲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长勒提尔,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

—哥伦布日记


(2)哥伦布的航海活动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指出材料二中哥伦布日记的一处错误,并加以改正。从材料中找出哥伦布进行航海活动的目的。

材料三:由于美洲劳动力不足,从16世纪到19世纪的300多年时间里奴隶贩子疯狂贩卖黑奴,共有2000多万黑奴被贩卖到美洲,其中大多数是青壮年。如果按照从捕获到运抵美洲的过程中死亡者和幸存者的比例是5:1计算的话,非洲在奴隶贸易过程中共丧失1亿人口。



(3)根据以上图片和文字介绍,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写出四点即可)
(4)黑奴贸易是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请从利弊两方面谈谈对殖民主义的看法。
2021-07-06更新 | 4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会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材料二
①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
②1913年,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③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
④1933年,罗斯福宣布实施新政
——据《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下册)》整理

图A

1973年前后六个发达国家的经济年均增长率(%)

国别

1950~1973年期间

1973~1997年期间

美国

3.8

2.5

英国

3.0

1.8

德国

6.0

2.1

法国

5.0

2.1

意大利

5.6

2.4

日本

9.2

3.3

——摘编自夏庆宇《20世纪西方国家经济政策的嬗变及理论启示》

图B

材料三   尽管信息技术的初步繁荣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但这一新技术的基础则来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军事领域。为了处理战争期间烦琐的信息,美国军方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开发新的电子系统,希望能够快速处理信息。在这中间,大量不同领域的科学工作者通力合作,为信息技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信息技术被认为是在信息论、微电子技术等学科和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在不同时期,信息技术的标志也不尽相同。

——摘编自王延峰《无界:智能革命与业态创新》

(1)材料一图中航线④是哪一船队的航行路线?根据材料一文字,简述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的主观原因。
(2)选取材料二图A中的任意一个事件(用序号表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背景和影响。根据图B,概括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信息技术革命兴起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认识。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