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戊戌变法 > 戊戌变法的经过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 题号:913336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视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这中国,那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陈天华《猛回头》

材料二: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当北洋水师“致远号”的桅杆在黄海水域的波涛中沉没,国内民族危机空前高涨。一批具有忧患意识的知识分子,开始挑起对民众进行启蒙的重任,探索实现救国自强的道路。

——《百年世博梦》解说词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中国怎样的社会状况?
(2)19、20世纪之交,中国知识分子为实现效国自强,进行了怎样的探索?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知识点】 戊戌变法的经过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恭亲王奕䜣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二   三权分立,然后政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1)上述材料一、二、分别出自哪些政治派别的观点?他们分别领导了什么运动?
(2)在对待西学问题上,材料一、二有何异同?
2021-11-14更新 | 1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   见图所示内容。

材料二   戊戌变法是……先进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刺激下所展开的一场救亡图存运动。它力图通过中国社会内部结构的自我调整转全新的社会类型,将一个封建专制的中国改造成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使国家步入世界发展的轨道,走上现代化的道路。

——摘编自《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材料三   辛亥革命以暴力推翻了帝制,代之以民国,为2132年的历史打上了一个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42—1890年外国轮船公司在华货物运送数量变化特点。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72年—1890年外国轮船公司在华货物运送数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二,概括“全新的社会类型”的含义。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原因。

2018-11-27更新 | 7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报刊是时代的晴雨表,也是历史的方向标。通过查阅旧报刊可得知过去事,通过研究报刊可以明事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最早的报刊是由外国人创办的……作为近代社会信息传播工具的报刊,也开始在中国内地出现。


——根据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随着时代的变化,近代报刊对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后来的维新变法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都把创办报纸杂志作为最主要的宣传工具……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宣传西学,鼓吹变法……后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维新变法的宣传媒介和舆论工具。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民报》风行海内外,多次重印,仍然供不应求,继《民报》之后,又一批革命刊物,如《复报》……相继创刊……国内许多城市……都有革命党人主编的报纸出版。……革命派已经以明显的优势占领了思想阵地。革命运动于是不可遏抑地迅猛发展。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   见下图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19世纪70年代兴起中国人创办近代报纸的原因是什么?表格中****应填什么?
(2)根据材料二,康有为创办《万国公报》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报纸创办的社会意义。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民报》是哪个党的党报?对革命发展有何意义?
(4)观察材料四,图一是哪场运动的主要阵地?图二、图三的报纸头版头条分别报道了什么事件?
(5)近年来,新媒体发展迅猛,你认为传统报纸会消失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2020-07-10更新 | 1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