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评价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9 题号:925069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二: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

——明定国是诏书

材料三: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孙中山就职誓词


(1)材料一是李鸿章对什么运动的反思?
(2)材料二是光绪皇帝颁布的诏书,为此开展了什么运动?
(3)材料三孙中山为颠覆满清专制政府领导开展了什么运动?
(4)上述几次运动都是在向西方学习,其总体趋势如何?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1)材料一反映了李鸿章的一种什么主张?李鸿章所搞的洋务运动有人认为是成功的,有人认为是失败的,你的观点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时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呢,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2)由材料二可知,甲午战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通过在中国建立什么样的国家?但改革最终失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三   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3)依照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哪一年建立了共和体制的“民国”?其胜利果实被谁篡夺?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先进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为批判封建文化,主张学习西方文化,提出了哪两大口号?
(4)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在对西方的学习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规律?
2020-02-10更新 | 63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某学校八年级组织开展中国近代史主题探究活动,同学们搜集整理的部分资料如下:

材料一   洋务运动简表(19世纪60-90年代中期)

措施典型事例综述
江南制造总局结果:_____④_____,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
影响: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创办民用工业
北洋舰队
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
(1)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上表中的填空。

材料二   康有为大事记

1884~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酝酿变法思想

1888年首次上书光绪帝,主张变法改良,因受阻未上达

1891年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宣传变法思想

1895年甲午战败,发动公车上书;组织强学会、创办《万国公报》

1896年完成《孔子改制考》,宣传变法思想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第五次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

1898年第六次上书光绪帝,成立保国会

(2)请依据材料归纳概括康有为为救亡图存而进行的努力?(不得照抄原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戊戌变法运动的结局如何?

材料三   武昌起义爆发后,北京的王公大臣“狼狈恐惧之状达于极点,犹如风声鹤唳使其胆寒。”《英国画报》评论说,清朝二百五十多年的统治已经直接受到革命的冲击,孙中山很有可能成为共和国的第一位总统。《美洲亚洲协会杂志》将辛亥革命看作中国复兴过程中一个必然事件。

(3)你从材料三中提取到哪些历史信息?
2023-11-05更新 | 5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道路自信,源自于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关系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之路】

材料一   中国近代使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史。所谓近代化是指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以及思想文化上的“西化”。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化经历的学习层次分别是什么。
【革命之路】

材料二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共十九大报告


(2)材料二中的“正确革命道路”是由谁领导开辟的?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胜利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建设之路】

材料三   建党以来,党的土地政策在大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不断变化,党在制定和执行农村土地政策的实践过程中,坚持以解决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为其核心内容。农村土地政策紧紧抓住所有权与经营权问题,就是抓住农村土地政策的核心和根本。这反映了党对农村土地问题的认识水平,又体现了我国广大农民群众对赖以生存的土地的迫切要求。


(3)根据材料三回答,我国农村土地问题的核心和根本是什么?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什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是如何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
【合作之路】

材料四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我国农民创造的责任制形式,使生产者在劳动和经营方面获得了相对独立性和自主性,又把他们的责任、权利和权益紧密结合起来,极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4)材料四体现了我国在农村实行什么经济政策?该政策最先在哪里施行?
2022-06-19更新 | 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