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五四运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79 题号:9258896
观察图片,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反映了哪一事件?这一事件中前后主力有什么变化?请写出最能体现这一事件性质的口号。
(2)写出图二中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的地点。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关系?
(3)请写出图三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4)图四反映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期间发生的哪一惨案?这场罢工起到了什么作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一代代青年人洞察时代风云,把握时代脉搏,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绘制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值内忧外患之际,一批背负着祖国革新图强使命的十二三岁的孩童们迷茫而又态忑地踏上了开往美国的轮船。作为清廷教育计划的一部分,他们要到美国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以振兴衰落的中国……那长长的辫子虽然还甩在身后,但他们早已不再是自卑怯懦的孩子,而是蓬勃健壮,活泼自信,在各个领域各个场合都光芒四射的有志青年。

——摘编自《幸运儿:晚清留美幼童的故事》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1896年23岁的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平均年龄为29岁,其中20多岁的年轻人占绝大多数,最小的余东雄年仅17岁。人称“首义三武”的孙武、蒋翊武、张振武,分别只有32岁、27岁、34岁。被孙中山称为“熊一枪”的熊秉坤,率领敢死队猛攻楚望台军械库,时年26岁。

——摘编自朱国鑫《辛亥精神与青年使命》

材料四   欧议中之青岛问题至近日形势大变,我国朝野均奋起斗争,而北京学界尤为愤激,乃于昨日星期休假,国立大学及各专门学校学生举行游行大会,以为国民对于外交表示誓争到底。

——摘编自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中的文章《北京学界之大举动》


(1)材料一中派遣“留美幼童”的举措与哪一近代化运动相关?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派遣“留美幼童”的根本目的。
(2)材料二中的“变法”指的是什么事件?“变法”期间,清政府创办的哪一所学校,成为今天北京大学的前身?
(3)材料三所说的“首义”指的是什么事件?首义后,各省纷纷响应,支持革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场革命的意义(政治、经济、思想任选两个角度作答)。
(4)材料四中提及的“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指的是什么事件?对这次“大举动”起到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
(5)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近代的青年们身上肩负的共同使命是什么?
2024-03-21更新 | 2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真题 名校
【推荐2】19世纪未以来,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不断奋斗,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年前(1894年)郑观应还只能把他的书名称作《盛世危言》;一年后,严复就在《救亡决论》中第一次呼唤“救亡”这一口号,要求通过改革改变现状,寻求新的出路。

----金冲及《20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北洋政府为解决山东问题的系列外交活动

年份外交大事
1917年中国对德宣战,为收回利权积极参与和会
1918年为能参与和会争取主动,中国倾向联美制日
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中国收回利权的要求遭拒绝

材料三   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正式发表,宣称:(苏美英)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王建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上)

材料四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国际地位被认为已达到19世纪以来之巅峰……(因)中国日益增加的经济、军事和政治的巨大势力……西方人认为中国是亚太地区的区域性强国。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发“救亡”口号提出的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洋政府外交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其“要求遭拒绝”在中国社会引起了什么反响?
(3)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国际社会对中国所提出的领土主权要求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4)综合以上四则材料,指出促成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主要因素
2017-09-14更新 | 51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是中共十九大的主题。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亦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发生,而其远因,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审察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派之所为。

——引自《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


(1)材料一中的“伪说”和“罢学风潮”各指什么?

材料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曾遭遇大革命的失败,但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很快掀起了土地革命战争的风暴。正当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时,第五次反“围剿”遭到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就在这时,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起来……

——摘自《人民日报刊文:中共为什么总能战胜风险力挽狂澜》


(2)“土地革命”时期,哪一历史事件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从哪里点燃?开创出一种怎样的革命道路?

材料三:据统计,中央红军长征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于打大的决战,有235天用于白天行军,有18天用于夜晚行军;整个长征途中,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182天才休整一次,日均行军37公里;共翻越了18条山脉,其中5条山脉终年积雪;渡过了24条河流;穿越了11个省;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从瑞金出发时有8.6万人,到达陕北时,仅剩6500人,平均每行进1公里,就有3至4名战士壮烈牺牲……

——摘编自中共党史研究室(3)


(3)材料三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历史画卷。长征途中哪次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材料四: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且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其豆之煎?况汉舞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叛逆目之。”

——摘自1936年12月《桂林日报》


(4)材料四中的“陕变”指什么事件?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陕变”的?“陕变”的解决对时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五:



(5)读材料五,指出图1所示军事行动的战略意义。图2所示是邓小平参与指挥的哪一战役?
(6)综合以上材料,你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有何感悟?
2020-04-29更新 | 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