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评价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2 题号:9278795
“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体西用】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1)为实现“自强”,李鸿章等人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探索?这种探索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立宪之梦】

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2)据材料二可知,甲午战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请结合史实,说明中国人被唤醒的表现指什么?探索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共和之路】

材料三   孙中山提出,“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


(3)材料二中孙中山为进行“革命”起步于哪一团体的建立?“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思想风暴】

材料四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四中辛亥革命“将树砍断了”的含义。20世纪初,中国人民为了清除材料四所说的“树墩”,进行了哪些努力?
【规律揭示】
(5)综上所述,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在向西方学习上呈现出什么趋势?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学习西方,寻求变革,推动了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是严复。……他反复就物竞、天择、弱肉强食、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原理,阐发救亡的论证。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三   “九十年以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业精力。”

——江泽民2001年10月9日的讲话

材料四   五四运动前后,我国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在追求真理中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勇于打破封建思想的桎梏,猛烈冲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措施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相关?
(2)据材料二,严复维新救亡的理论来源于西方的什么思想?
(3)材料三中的“先生”指的是谁?“先生”领导这场的革命,其指导思想是什么?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回答,1915年发起的“猛烈冲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哪本杂志成为这场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五四运动促进了什么思想理论的传播,从而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2022-11-11更新 | 3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所反映的措施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相关?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 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他就物竞天择、弱肉强食、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原理,阐发救亡的论证。

一一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严复维新救亡的理论来源于西方的什么思想?他的理论在当时有什么影响?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人物提出了什么思想?这一思想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有什么重要作用?
(4)根据材料三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是什么?该文件肯定了什么制度?
2020-09-07更新 | 5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材料二: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民报发刊词》

材料三: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军割据…,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写出材料一中“自救运动”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政府“引进西方军事技术”所创办的企业。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与材料一反映的时代相比,该指导思想是从哪一角度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例举一处主要内容说明“新知识分子”是如何“唤醒国家及人民”的?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呈现的主要特点。
2019-12-03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