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评价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 题号:9301497
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在屈辱中抗争探索。在探索中,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地尝试寻找正确的发展道路,并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社会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是分别通过哪些重大历史活动来“重建文化自信心的”。清政府进行“物质层面”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如图



(2)图一反映的事件的性质是什么?它标志着什么的开端?图一和图二反映的事件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图二反映事件发生的时间是哪一年?

材料三   中共十五大报告在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在中国革命道路探索上的贡献。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一 日趋衰落的清王朝犹如一座将倾的大厦,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政治统治的危机,促使统治集团发生了分化,出现了新的组合——洋务派。他们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李鸿章语)
材料二 这些军用工业,都是由官僚所创办,由官僚来经营的,所有机器和技师,完全仰给于外国,又不注意养成本国的技术人才。加以那些担负经营责任的官僚,丝毫不懂得军用工业的精神,而认为是一种美差肥缺,只知道尽量搜刮以饱私囊。因此,虽有此种军用工业,而对军事仍无什么补益。
——施复亮的《中国现代经济史》
材料三 在江南制造总局,“华匠学徒,按日点工给价......内地工匠、小工则人无定数,视工务之缓急为衡;价有等差,较技艺之优劣为准......这显然存在着资本主义剥削关系。而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在性质上与军事工业相比则有很大的不同,它们不仅大量雇佣工人而且以私人投资为主,所生产的产品计价出售,有明确的利润目的,进行的是商品生产。
一——《中国的现代化与洋务运动》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的背景。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洋务运动是否达到目的,举例说明。
(3)结合材料三,分析洋务运动的影响。
2016-11-27更新 | 109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通常为一种交通工具,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船可能承载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甚至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
【侵略之船】

材料一:图一 英国军舰“皋华丽”号


   
     图一
(1)在这艘英国军舰上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叫什么?这个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自强之船】

材料二:图二“黄鹄”号


   
我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黄鹤”号复原图
                                                                              图二
(2)这是中国自行建造的第一艘木质蒸汽轮船,它见证了中国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作用?
【英雄之船】

材料三:图三“致远”号


   
                                        图三
(3)这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英雄之船.与这艘船相关的民族英雄是谁?
2023-10-28更新 | 2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示意图。

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共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尽管期间遭遇种种挫折和失败,但中国社会的变革,毕竟在山重水复中景随人转,迭相递进,由学习西方的军事思想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


(1)根据材料一,写出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的历史事件。
(2)揭开维新变法序幕的事件是什么?
(3)“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首绝命诗出自谁人之手?请再列举两位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
(4)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什么?
(5)根据材料二,说说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
2019-01-12更新 | 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