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 > 都江堰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 题号:9376902
融入情境,识图释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                                                                                                                                F

信息一: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都江堰。两千多年的事实证明,都江堰真正体现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意义,……2000年,都江堰及其附近的青城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二王庙大殿联:“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从此,川西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成都平原因此长期受益,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

信息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6年12月6日发表《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节选)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医药发展。中医药与西医药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维护和增进民众健康,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与健康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作为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提出了一系列振兴中医药发展、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的任务和举措。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新时期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系统部署。这些决策部署,描绘了全面振兴中医药、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中医药事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信息三: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应用在治疗中,使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中医药与中医诊疗治病方法以其独特的魅力打动着世界、感动着世界、终将走遍全球、走向未来。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及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屠呦呦的获奖理由是“有关疟疾斩疗法的发现”。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1)当今,人们赞美都江堰是世界上的奇迹,是无坝生态水利工程的典范。识读图A图B,回答此图水利工程渠首的组成部分有哪些?(写全写对者得2分)依据信息一分析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的原因?
(2)图C人物编纂图D医学著作,以此请你回答图C人物被后世人们尊称什么?他的这部医学著作论述了哪些内容?(写出2点即可,2分)
(3)图E人物编成图F健身体操,请写出图E人物名字、图F健身体操的名称以及他研制成功的麻醉药剂名称(他是世界上最早用全身麻醉方法做手术的医生)?
(4)阅析信息二、信息三后,你有何感想?请你写下来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真题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在途径灌县的岷江修鱼嘴,分为内、外江,调节两江水量,枯水季节将水调入内江,以利用灌溉,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

—摘编自赵毅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注:①通济渠:从洛阳引谷、洛二水到黄河,从板渚引黄河疏通故道,入淮河,到山阳。②邗沟:从山阳疏导春秋时期所开的邗沟,引淮河水入长江。

—摘编自冯天瑜主编《中国文化史》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的目的,并概括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从余杭到洛阳依次途径的大运河河段名称,并概括大运河开凿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都江堰、大运河修建理念的共同点。

2018-07-03更新 | 34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自古以来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都江堰渠首的三大主体工程

   

材料二

   

材料三   隋朝开运河始于文帝时期,炀帝即位后,利用天然河道和旧有渠道,开通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的大运河……其中北段因将兴辽东之役,自洛口开渠达于涿郡,以通运漕”……运河开通,加强南北联系,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都江堰的修建对当地的重大影响;任选一项主体工程,说明它所发挥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开凿灵渠的意义。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促成我国古代大型水利工程修建的主要因素。
2023-06-11更新 | 12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战国时期,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请结合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看百家讲坛,品胜败兴衰】

材料一   历史进入战国时期,大兼并的残酷现实导致了诸侯国之间弱肉强食的残酷竞争格局……在战国七雄的竞争中,秦国一开始并没有表现出胜人一筹的实力,直到商鞅变法后……秦国最终奠定了统一天下的基础和实力。


【读经典著作,析变法举措】

材料二   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以颁布《垦草令》为起端,先后两次推行变法。变法内容主要包括: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土地私有制;推行小家庭制度,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推行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实行连坐制度,轻罪重刑;统一度量衡制等。

——《商鞅变法:不为人关注的另一面》


【游中华大地,赞祖先智慧】

材料三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造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2000年,都江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战国中期以后,在“诸侯国之间弱肉强食的残酷竞争格局”中,先后崛起的是哪几个国家?
(2)分析材料二,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商鞅变法中相对应的措施。(用原文)
①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措施——
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
③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措施——
④害了旧贵族利益的措施——
⑤强中央集权,对后世行政管理制度有重大影响的措施——
(3)都江堰是由谁主持修建的?它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的原因是什么?
2023-08-31更新 | 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