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 太平天国运动 > 太平天国的兴衰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9 题号:938660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事件
1841年英军占领香港岛
1842--1852年魏源完成《海国图志》100卷
1851年金田起义
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
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
1898年百日维新
1905年同盟会成立

(1)依据大事年表,找出三件事,用“→”链接起来并说明其内在联系。
(2)根据大事年表中的事件,给上述大事年表归纳一个主题。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认真阅读下列图文信息。

信息一:


信息二: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请回答:
(1)信息一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近代中国发生的哪些重大历史运动?
(2)信息二中“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谁?原文中辛亥革命“将树砍断了”,这是什么意思?
(3)上述材料涉及的仁人志士的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021-12-01更新 | 3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华大地上恣意妄为,封建统治者孱弱无能,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英雄的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屈服,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一次次抗争、一次次求索,展现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段话出自康有为的《上清帝第六书》,代表了维新派的共识。最后两句,批评了惨淡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同时,又说明了近代社会演变过程中的质、量、度。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与这种“小变”不同的,是全变。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材料一中“文明蒙尘”的典型例子。列举1840—1900年间的两个重大史实,实证中国农民阶级“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一次次抗争、一次次求索,展现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洋务派的两个代表人物。
(3)结合所学知识,扼要分析材料二中的“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
2023-12-31更新 | 1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容闳是中国第一代留美学生,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学成后回国,在安庆他向曾国藩提出自己的建议:“我认为当前中国应建立的是具有通用性和基础性而非专门性的机器厂。”这一建议得到了曾国藩的认同,此后,洋务运动建造了各种机器厂。

——摘自《中国国家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洋务运动建造各种机器厂”的例子(至少三例)

材料二   当农民阶级还在固守小农经济,地主阶级也仅仅停留在学习西方器物层面时,容闵已经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和以西学改造中国的必要性。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变革中国旧制度的变法运动。容闳与他们一拍即合,虽已年逾七旬,他依然积极参与到维新变法运动中去。

——摘自《中国国家历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探索道路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出“中国落后的根源”和“以西学改造中国”指的是什么?

材料三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此时的容闳已久病卧床,听到革命胜利的消息,他十分兴奋,给革命党人连写三封信,提醒他们警惕袁世凯,提出列强必然会干涉中国革命,革命党人内部要精诚团结等意见。

——摘自《中国国家历史》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警惕袁世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2024-03-16更新 | 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