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内容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 题号:9390366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毛泽东活着就是以铲除所有的不平等,让社会进入一个新时代为使命。……近代以来,中国的爱国者出国寻找到了使苦难中国获得新生的手段了吗?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

——(美)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


(1)构建知识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材料一是某同学根据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绘制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在A、B、C、D处完成相关历史事实的填写。
(2)请帮该同学分别补充A、D两个历史事实的主张或指导思想。
(3)通过近代仁人志士探索近代化的历史,概括出他们探索近代化历程的特点。
(4)材料二中毛泽东对症下药,为让中国起死回生,找到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5)综合上述探究的问题,中国人寻求救国之路体现了什么历史结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李鸿章

材料二   1895年,《马关条约》签署的消息传到北京后,举国激愤,人人思变,雪耻强国之声陡然放大。时值18省1300多名举子在京会试,提出“拒和、迁都、变法”,强烈要求皇帝“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出他们救出,引到光明。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四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全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袁腾飞说中国历史》


(1)材料一中“学习外国利器”的事件指什么?清政府为何要“学习外国利器”?
(2)材料二中拉开变法图强的序幕事件是什么?举出一个代表人物。
(3)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面对外来文化我们该持什么态度?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2021-01-22更新 | 2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1)根据材料一分析,洋务运动60年代和70年代创办的企业有什么不同?器物探索之路有何意义?

材料二 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材料三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


(2)材料二中“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
(3)材料三中的“革命”有何成果为什么孙中山还说“革命尚未成功”?

材料四   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


(4)材料中的“皇帝”是谁?是在哪次革命中被打倒的?这次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5)孙中山在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后,为维护民主共和又做了哪些努力?
2020-05-15更新 | 2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从根本上确立了中国“民主共和”的政治走向,……从此宪法精神作为中国政治的最高精神和原则,成为近代政治制度的保障。以后的中国历史,尽管宪法的命运多舛,但宪法的精神一直维持不辍。

——刘庆楚《民族复兴史上的三大历史“飞跃”》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的20年间,外资轮运企业垄断了中国沿海及内河航运,清政府担心漕粮运输受制于外轮。已至暮年的晚清政府既无振作航运业的美备之法,又无力筹集全部资金,统管局务;中国社会大量游资的持有者买办商人拥有大量资金,却由于利润刺激大多将资本投向外国股份公司,“深受洋人盘剥之”……而且,洋务运动的军事建设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于是,李鸿章向当时的同治皇帝上书,要求公开发行股票,通过股票募集资金,然后进行轮船招商。

——摘编自李玉《晚清政治经济史论》

材料三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令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确立了中国“民主共和”政治走向的法律文献是什么?它的颁布有何历史意义?
(2)据材料二,说明轮船招商局创办的目的和实行“官商合办”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近代中国人渐趋觉悟的发展阶段。结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说明“道德伦理革命”出现的原因。
2017-05-22更新 | 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