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人民解放战争 > 重庆谈判与内战爆发 > 重庆谈判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49 题号:94503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蒋介石邀请毛泽东电文节录(1945.8.20)

材料二: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说:“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如果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材料三: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谈论重庆谈判时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要和平、要团结的谣言。他们连发三封电报经我们,我们去了,可是他们准备。一切条件都由我们提出我们的任务就是坚持这个协定,要国民党兑现,继续争取和平。”

——毛泽东


(1)蒋介石先后三次邀请毛泽东赴渝“共定大计”的理由是什么?其真实目的又是什么?
(2)国共双方经过43天的谈判有什么结果?
(3)1946年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时,周恩来说:“我们并不因为蒋(介石)破坏了这些协定,就以为没有了收获。因为全国人民都承认了这样的事实,认为中共的地位是不可抹杀的。”周恩来说收获是什么?
【知识点】 重庆谈判解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21年的会议确定了党的名称,明确提出党的奋斗目标要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并决议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联系……党成立后一年间,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条件下,无法实现党的奋斗目标。这推动党在二大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改变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联系的规定,提出组成各阶级联合战线,联合一切革命党派。

——摘编自张士义《中国共产党历史简明读本(1921-2016)》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大事记(部分)

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和一切劳苦民众。

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党要争取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提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提出:发动全民族抗战、实行民主政治和改善人民生活。

1938年5月,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科学地预见:抗日战争将经过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

1945年,中共七大提出:抗战胜利后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上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国民党民主进步人士共同努力,通过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治制度。

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党必须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其他劳动群众,争取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1921-1949)》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1年会议成立的政党性质及该党对中国革命认识的变化。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抗战主张的特点。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成功经验。
2024-06-10更新 | 2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山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战争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中国共产党高擎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火炬,照亮黑暗的曙光,指引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航程。

材料一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二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和,创建四军建奇功。

材料三       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口号,用死打硬拼的阵地战取代了原来行之有效的游击战和运动战,同装备优良的国民党军队拼消耗……1934年4月,红军将士经过18天拼死血战,广昌失守,国民党军逐渐推进到了中央革命根据地腹地,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直到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历史才转危为安。

材料四       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带领人们艰苦抗战14年。

材料五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了艰难的较量,但是国民党政府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悍然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1921年召开了哪一次会议迎来了中国的曙光?
(2)根据材料二的歌谣结合所学知识,从“南昌打响第一枪”到“井冈山上朱毛和”,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这一探索过程说明了什么?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这次战略转移的原因?1935年中国共产党转危为安的事件是?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胜利和1940年敌后战场发动的大规模战役分别是什么?
(5)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中共为争取和平与国民党进行了一次艰难的较量是?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6)毛泽东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你认为星星之火可以发展成为燎原之势的主要原因?
2020-05-16更新 | 56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蒋介石这三封电报,将中国共产党推向了风口浪尖,使其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不去,蒋介石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把“不要和平、挑起内战”的罪名扣到共产党和毛泽东身上。去,无异于深入龙潭虎穴,毛泽东的安全如何保障?张学良被长期监禁,国民党元老胡汉民、李济深曾被软禁的遭遇,即是前车之鉴。

——摘编自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红色故事》


(1)依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并说说这一事件对当时的中国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翻身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到1948年底,解放区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一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广大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获得了改善,成为了农村的主人,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三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随后,其他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相继转入进攻。

——摘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


(2)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翻身农民丈量分配土地”的法律依据。这次“土地改革”对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什么作用?
②根据材料三,指出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进攻的事件。观察图片,列举三大战役的战果。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渡江战役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
2024-01-13更新 | 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