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向社会主义过渡 >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 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0 题号:9455815
【快速发展起来的科技】

材料一: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有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材料二:1958年,科学家邓稼先接受了一项特殊任务;后来许多著名科学家同心协力,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攻破一道道难关,终于为祖国点燃了那饱含我国科学家智慧和力量的神奇之火。

材料三:863计划以相对较少的投入,取得一大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突破并掌握了一批关键技术,极大带动了我国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


(1)材料一中毛泽东所说的话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社会现实?这种情况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发生改变的?
(2)新中国的第一辆载重汽车是由哪家公司制造的?除汽车、飞机、拖拉机外,新中国在这一时期还取得了怎样的骄人成绩?(至少写出三项)
(3)材料二中的“神奇之火”指的什么?在此后的十年间,我国在这一领域又取得哪些突破?
(4)读材料三,结合前两则材料,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不久,美国政府即宣布“美国不应给共产党中国以官方的经济援助,也不应鼓励私人在共产党中国投资”。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操纵联合国,进一步全面升级对华经济封锁。为了不再重演国家和民族落后挨打的惨痛历史,借鉴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成功经验,中国在编制“一五”计划时,进一步明确了优先展重工业。

材料二: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前后各经济成分比例统计表


材料三: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是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二是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并指出“一五”计划完成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统计表反映出三大改造前后我国公有经济和私有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所有制结构发生的变化,并指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2021-07-12更新 | 33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广告承载着一个时代的商品经济发展状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期《申报》广告抽样统计

时间总数/则国内广告/则国外广告/则
1872年26818
1874年35233
1876年521933
1878年582929
1880年924151
1882年1488266

——摘编自王信年《中国近代广告的最初形态》

材料二:1949—1955年《人民日报》广告统计


——摘编自《〈人民日报〉广告与社会变迁(1949—1959)》

材料三:长期的“广告—市场”意识在20世纪70年代末迅猛复苏。1978年,广州市机电局暨红卫汽车工业公司等,自行组织员工绘制产品宣传画,在海珠广场“谊园”举办产品展销会时,这些产品宣传画悬挂于展场内外,实质也是工商广告。1980年后,工商广告红遍广东。“广交会”周边以及珠江岸的商业广告及公益广告成行成阵,一度被视为繁荣的风景线。《深圳特区报》1981年6月试刊之始就刊出很多商业广告。

——摘编自江沛丰《近百年广东商业广告业概述》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72—1882年间《申报》刊登广告的情况变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广告发展的总体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这一时期广告发展的时代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广东广告行业迅猛发展的原因。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广告的认识。
2022-05-06更新 | 33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年-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值变化表

变化行业1953年农轻重比例(%)1957年农轻重比例(%)1953-1957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52.843.54.5
轻工业29.629.212.8
重工业17.627.325.4

(1)从材料一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

材料二: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赶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的“大跃进”。

——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大跃进”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大跃进”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

材料三:土地改革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参加合作社农户1.18亿户,占全国农民总数96.3%。

(3)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对农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除此这外,我国还在哪一行业实行什么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材料四: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禽被屠宰。

(4)材料四反映的是我国现代历史上哪一历史事件?

(5)我们应该从材料四中吸取什么教训?

2018-04-25更新 | 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