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 > 北魏统一北方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 题号:967067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魏主(孝文帝)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崤山)函(函谷关)帝圣,河(黄河)洛(洛阳)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材料二   孝文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资治通鉴》


(1)材料一中的“国家”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是哪年统一“中原”的?
(2)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孝文帝实行什么改革措施?这些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及至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为巩固边疆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2)材料二中图一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图二所示的这条东西方商路的开辟有什么作用?哪一宗教通过此路传到了中国?

材料三:       


图三秦朝疆域图

图四西汉疆域图

图五三国鼎立形势图

(3)秦朝作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其统治者为巩固统一,创建了一套什么制度?材料三中图四和图三相比,在疆域上的主要变化是向西北扩展,西汉政府在标A处的区域设立了哪一管辖机构?其管辖范围包括今天哪些地方?
(4)与图三、图四相比,图五政治形势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屯田数载救黎民,官渡一战挫傲军。”这句话反映的历史人物奠定了图五中哪个政权的基础?(写序号)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次大分裂时期,期间有魏、蜀、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南朝、北朝等政权,请你将以上政权名称填入以下示意图中。
2022-03-19更新 | 1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掌握历史学习方法,有利于学习能力的提升。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任务一【运用时间轴―形成时空观念】

(1)上图为《中国历史大事年代示意图》(局部),图中①②所缺的时间或大事分别是什么?
(2)公元纪年法规定:每100年是一个“世纪”,每10年叫做一个“年代”。时间轴上北魏统一北方是在________世纪________年代。
任务二【成语典故——感受历史情境】
(3)将下面的成语典故填入表格对应的战争下面(只填序号)。
①风声鹤唳   ②纸上谈兵   ③草船借箭   ④破釜沉舟
出处:
长平之战巨鹿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

任务三【评价人物―学会以史证论】
(4)汉武帝是历史上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请将下表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补充完整。
政治采纳主父偃的“①”建议,使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思想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②”;在③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人才。
经济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④;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军事派大将卫青、⑤北击匈奴。

2021-04-09更新 | 4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示意图



(1)观察材料一中的示意图,并判断图中①、②、③处的政权名称。

材料二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原来生活在西北的氐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而鲜卑族有一部分迁到辽宁,有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西晋时,山西、陕西内迁的各族人口,已经占当地总人口的一半……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到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尤以江苏一带为多;有一部分流民继续南下,进入今天的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

——《中国历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两种情形,并分析当时的人口迁徙带来的积极影响。

材料三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鲜卑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降职或罢官)。”

——《资治通鉴》


(3)指出材料三中被称为“魏主”的历史人物,并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魏主”为了“变北俗”而采取的改革措施。
2024-01-26更新 | 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