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戊戌变法 > 戊戌变法的经过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10 题号:9785129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出中国梦的过程中……他们曾经学习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他们曾经寄希望于封建君主的“维新新政”……他们曾经渴望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以创建像西方那样的民主共和国……

——《百年追梦与民族自强》


(1)据材料一,请列举资产阶级为民族复兴进行的“尝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尝试在中国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摘选自“十九大报告”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思想基础、阶级基础、组织基础三个角度分析归纳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历史条件。

材料三   1840年以后,意识到落后的中华民族求知若渴,四处寻找老师,学习美国、日本、前苏联等不少国家,最后还是通过走“中国特色的道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足以表明,强调“中国特色”在解决自身问题上,不仅具有必要性,更具有可行性。

——摘自顾骏《大国方略:中国怎样走向世界》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特色的道路”是什么?它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提出的?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后期,少数有远见的清朝官员倡导在中国实行“自强”运动。鼓励西方投资修建铁路,甚至在他们管辖的省份中建立工厂,并且使他们自己的军队现代化,但他们只想保持现存的秩序而不是从根本上改造它……1895年清政府在与日本的战争中令人震惊的失败了。

——摘编自[美]斯特恩斯等《全球文明史》

材料二 甲午战争的失败,不仅给中国沉重的一击,同时也给中华民族猛烈的警醒。中国不能停留在老样子上,应该有所变革……革命和维新两股力量成为甲午以后推动中国变革的主要力量,可以说这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真正开端。

——张海鹏《甲午战争的历史影响》

材料三 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和人民……“德先生”和“赛先生”成为那个时代的口头禅……旧道德、旧习俗、旧文学、旧的社会关系都受到贬义性的攻击,这次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列举一位材料一中“少数有远见的清朝官员”的代表。这场以“自强”为口号的运动创办了哪些工厂?(列举一个)依据材料指出这场运动的局限性。
(2)材料二中“甲午战争的失败”签订了什么条约?
(3)材料二中认为推动中国变革的两股力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股力量分别推动的两次变革。
(4)材料三中"这次思想革命"指什么事件?“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事件对中国的影响。
(5)综合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2023-11-05更新 | 69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真题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近现代史大事年表

时间重大历史事件内容或影响
18511864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壮烈的一章。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1898戊戌变法进行制度变革、挽救民族危亡的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1900义和团运动英勇抗击列强侵略,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191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915新文化运动弘扬“民主”和“科学”思想的一次伟大思想解放运动。
1919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21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9311945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1945中共七大召开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1997中共十五大召开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02中共十六大召开
2012中共十八大召开
2017中共十九大召开

——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下册)编制


(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创新方面的四个重要成果。
(2)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知识,任选下列其中一个观点(或自主提出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表述成文,不少于150字)
观点一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观点二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探索史
2023-03-28更新 | 28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某八年级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围绕“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这个中心,开展了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回答相关的问题。

材料一 洋务派在观察强大对手(西方列强)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

——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 1898616日光绪皇帝与康有为对话节选:

康:四夷交迫,分割存至,覆亡无日。

皇帝:今日诚非变法不可。

康:所谓变法者,须自法律制度先后改定,乃谓之变法。今所言变者,是变事耳,非变法也。

皇帝同意其建议。

——摘编自茅海建《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

材料三 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之间不许称“大老爷”“老爷”“大人”而改称为“先生”“君”“同志”等,不许府署官员坐轿。有的从前频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改编自高中教材

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使中国社会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乘着俄国革命胜利之风,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由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

——《论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之间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对西方列强的认识。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开展了什么运动?
(2)根据材料二,分析康有为的主张和背景。
(3)材料三反映出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材料分析引起人们思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4)根据材料四,说明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
(5)阅读以上材料,围绕“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提炼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3-11-25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