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末农民大起义 > 秦朝的暴政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 题号:9785886
阅读下列材料: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约:“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1)根据以上材料归纳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
(2)这次起义的结果如何?有什么历史意义?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始皇把战国时期的官制加以调整和扩充,建成一套适应封建统一国家需要的新的行政机构。在这个机构中,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他们与诸侯议论政务,由皇帝裁决。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王朝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为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朝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措施,请举一例。

材料二:秦王(始皇)怀着贪婪卑鄙之心做事,只想施展他个人的智慧,不信任功臣,不亲近百姓庶民,抛弃以仁义治天下的政策,树立个人权威,禁除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治民,把残暴苛虐作为治理天下的根本。

——译编自贾谊《过秦论》

材料三: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最大的公;虽然他的动机是为私的,是皇帝想要巩固个人的权威,使天下的人都臣服于他,但是废除分封,以天下为公,却是从秦朝就开始了……

——译编自柳宗元《封建论》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概括贾谊和柳宗元对秦始皇的评价。
(3)综上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简要评述秦始皇的功过。
2023-11-28更新 | 1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材料一: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的田地荒芜。当时连皇帝的马车也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有些将相出行只能乘牛车,人民得不到温饱。

材料二:汉文帝曰:“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籍田:春耕之前,天子率诸侯亲自耕田的典礼。)

汉景帝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材料三:景帝颁布了诏令“令田半租”,即收取文帝时十五税一之半,即三十税一。文帝、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谏百官关心农桑。每年春耕时,他们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文帝在位20多年,宫室、园林没有什么增加。对修建自己的陵墓,他要求从简,不许用金银等装饰,只能用陶瓦。

材料四: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所述状况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为改变这一状况,汉高祖实行了什么政策?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汉文帝、汉景帝采取了哪些治国措施?
(3)材料四反映了汉初中央面临什么问题?面对这一问题,汉武帝采纳了谁的什么建议?此外,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在经济上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4)通过以上材料和问题中的治国措施,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2020-05-16更新 | 3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


(1)材料一中的“秦王扫六合”指的是什么事件?写出此事件的时间?有什么重要意义?
(2)材料二中的农民起义领袖是谁?起义军攻占陈县,建立了什么政权?写出此次事件的历史意义
(3)显赫一时的秦王朝只存在了短短十几年的时间,这给了你什么启示?
2021-11-13更新 | 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