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9 题号:98227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领导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材料二:两岸同胞共同举办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活动,有利于两岸同胞的交流,共同推进 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有利于团结两岸同胞共同致力于中华振兴,我们积极支持。


(1)孙中山创建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 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岸共同举办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活动的积极作用。
(3)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4)你认为两岸同胞可以联合举办哪些活动纪念辛亥百年?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初次举行起义失败后,“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庚子(1900年)失败之后,“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

——摘编自《孙中山自述》

材料二:20世纪初,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等著作,各种革命团体如光复会、华兴会等纷纷成立,孙中山又组建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1906~1910年,先后爆发了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和黄花岗起义等。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

材料三:“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摘编自《新陈代谢》(1912年的《时报》)

材料四:1919年10月10日,在纪念武昌起义8周年之际,面对国内军阀割据的现实,孙中山不无哀痛地说:“革命军起矣,民国由之立矣,但革命之事业尚未成功也,革命之目的尚未达到也。”……

——摘编自张晨怡《教科书里没有的民国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人们对革命党人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据材料一、二,概括革命形势高涨的原因。
(2)材料二中“三民主义”指哪三大主义?其核心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不得摘抄原文)。根据材料四,说明孙中山是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
2022-11-29更新 | 3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材料三   黄花岗起义之后,孙中山先生这样评价:“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武昌之大革命以成”临终前,他又留下遗嘱:“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继续努力,以求贯彻”

——孙中山


(1)依据图片说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谁?图一内容被阐发为什么革命思想?
(2)结合图二图三说出为实现革命目标,他早年的革命活动有哪些?(2分举两例即可)
(3)材料二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是指谁?根据所学知识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4)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为什么“大革命已成”?而后却又说“革命尚未成功”?
2024-02-18更新 | 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生平活动大事年表(部分)

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学院,后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
1894年6月,上书李鸿章,提出改良主张,未被采纳
1894年11月,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
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
(1)据材料一,概括1892年至1894年间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它包括哪三大主义?

材料二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按照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原则建构政治体制,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力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部分文本


(2)据材料二,归纳该法律文献体现了哪些资产阶级民主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向西方学习和洋务派有何不同?

材料三   ……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来使中国现代化是无效的。唯一的办法是从下面进行革命;这一革命于1911年爆发……(革命派)所建立的制度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你认为材料三中提出的“1911年爆发的革命……所建立的制度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这一观点正确吗?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024-01-04更新 | 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