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经济、社会生活及科技与文化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历程 > 民族工业黄金时期及萧条 > 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0 题号:982878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一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民族工业在一战期间有什么特点?
(2)请你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3)这一时期,发展最快的是哪两个行业?
(4)材料二情况的出现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5)结合材料一、二,你能得出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吗?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艰难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张謇、荣氏兄弟、卢作孚等著名企业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謇,光绪二十年(1894)状元,在两江总督张之洞的支持下,在通州开始了“实业救国”的实践,先后创办了大生纱ㄏ、通海垦牧公司、广生油厂、复兴面粉厂等20多个企业。…据统计,1911—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72家,平均每年设厂24家;1914—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达183家,平均每年近37家。

——摘编自童超《中国通史》、王方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

材料二   1926年6月,卢作孚成立“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其宗旨是“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1938年10月至11月的40天里,他率领民生公司抢运人员、物资、机关、科研单位、学校设备及若文物撤向大后方,这一壮举被称为“宜昌大撤退”或“东方的敦刻尔克”。

——摘编自刘重来《卢作孚与宜昌大撤退》

材料三   1947年(72岁),荣德生在无锡创办了私立江南大学,即今日江南大学的前身。他建立了大公图书馆、大量学校、工厂、保护名胜古迹、修缮了开原寺、东林书院等古建筑,到处造桥铺路,修建梅园、锦园等休闲场所。无锡成为当时最繁华的城市之一,荣德生居功至伟。1948年,国民党战败,许多人逃往台湾或国外。但荣德生决定留在大陆,继续发展建设自己的家乡。

——摘编自慕和《荣德生小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前后出现的社会热潮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宜昌大撤退”的背景并分析其意义。
(3)根据材料三,归纳出荣德生先生为发展家乡做出的贡献。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指出这批企业家身上具有何种情怀?
2020-02-10更新 | 79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真题
【推荐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很多波折,在新中国成立后又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前半期的20多年间,民族资本工业有160多家,投资额仅约460.5万元,主要是缫丝、棉纺、火柴等轻工业,且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后来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民族业自身发展情况与分布各有何特点。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A段被称为中国民族工业的什么时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B段反映民族工业呈现萎缩状态,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公私合营


(3)根据图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对近代民族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在这一进程中有何创举?
2019-10-16更新 | 584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

——《中国近代通史》


(1)材料一中提及了哪些给近代中国带来屈辱的历史事件(举出两例)?

材料二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开始有所认识……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三   下图



(2)材料二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材料三说明其积极作用。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民族资本主义在历史上有过发展的高潮,第一次高潮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四   资产阶级上层改良运动主要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倡导,(却)以下跪的方式祈求改良,最终由于触碰了封建统治阶层核心利益和统治体制而夭折。以孙中山为首的下层资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派,夺取了国家政权,却以袁世凯称帝断送了建立共和国的伟大主张。

——摘编自《浅论近代中国道路选择的曲折性》


(4)材料四中的“改良运动”指什么具体事件?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暴力革命”的果实虽然被“断送”,但仍有什么积极意义?

材料五   胡适说,北大是因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复兴之路》


(5)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五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大口号而闻名?
2021-03-18更新 | 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