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 题号:9877050

材料一:先生为当时中国的积贫积弱痛心疾首,第一个响亮的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他认为,“建设为革命之唯一目的”。他坚信,革命成功以后,经过全民族努力,中国一定能够迎头赶上世界先进国家。

材料二:邓小平说。“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绝不是一个人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这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

邓小平同志说:“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的民族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我们的国权,我们的国格,我们的民族自尊心,我们的民族独立,关键是道路、理论、制度的独立。

小平同志认为:我们自己不足、不好的东西,要努力改革。外国有益、好的东西,我们要虚心学习。但是不能全盘照搬外国,更不能接受外国不好的东西;不能妄自菲薄,不能数度忘祖。


(1)材料一中的“先生”是谁?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3)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历史主题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末以后,华夏文明日益感受到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崛起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注:生存是指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各种探索和变动)

材料二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三   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材料四   1911年10月14日,武昌已经宣布成立共和政权。一支强大的革命武装力量已从汉口开拔,准备与来自北方的清国皇家部队交战。一场大的战斗预计在两日内爆发。

——《纽约时报》之《革命军在武昌宣布成立共和制政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的政治上的探索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的“第二次失败”是指什么事件?在这次“失败”后,中国采取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又是指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作者认为列强的侵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四所述的这场运动取得的最大成功是什么?在这场运动中,湖南的哪一位人物被誉为“再造民国第一人”?

2019-05-21更新 | 7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让我们踏着国人的足迹,走进中国的近代。
(1)近代的中国先后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入侵,请根据史实完成下题。
请补充表格:
战争名称条约名称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近代,中国人不断探索,救亡图存。
根据提示,写明历史事件:
①地主阶级自救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        ),以(        )为口号,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成为中国(        )的开端;
②资产阶级的温和改良,效仿西方政治制度的(        ),虽然最终失败了,却在社会上起到了(        )的作用;
③孙中山领导的,推翻清政府统治,创建民主共和国的(        ),宣告了两千多年(        )的终结,却没能改变中国(        )的社会性质;
史实证明:不管是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2021-12-08更新 | 2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大事记时间

时间事件
19111010A
1912元旦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
1912212宣统帝下诏退位

材料二   文件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材料三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然而,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它只是赶跑了一个皇帝,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复兴之路》解说词


(1)表格中的A处应为哪一事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写出孙中山的主要历史功绩。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识,说说材料二出自哪部法律文件?该文件具有什么性质?
(3)根据材料三指出辛亥革命集中反映了当时国人怎样的深切愿望。
(4)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为什么“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一个里程碑”。
2022-12-07更新 | 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