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向社会主义过渡 > 三大改造 >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题型:判断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3 题号:9901176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相似题推荐

判断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三大改造完成后的十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虽然有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但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进。
2020-05-03更新 | 54次组卷
判断题 | 适中 (0.65)
【推荐2】“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新中国的成立。
2021-07-22更新 | 29次组卷
判断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几段不同时期的凤阳花鼓词,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材料一: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

——1952年

材料二: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参加合作社,年年都能多打粮。

——1955年

材料三: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

——1958年

材料四: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

——1979年


(1)上述材料反映的农业政策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依次是: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运动、农业合作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材料一说明在中国消灭了地主阶级。
(3)材料二中的“合作社”引导农民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4)材料四中土地包产到户是凤阳农民的首创。
(5)上述材料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农村实行土地公有制的政策。
(6)上述农业政策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7)调整农业政策的出发点应该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020-12-22更新 | 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