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大一统的汉朝 >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 张骞通西域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7 题号:993077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宛闻汉之饶财(非常富庶),欲通(交往)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堵塞道路)。今亡(从匈奴逃出来),唯(希望)王使人道(引导)送我。诚得至,反(返)汉,汉之赂遗(送给)王财物不可胜言。”

材料二   “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骞”是谁?他“为汉使月氏”的目的是什么?有何作用?
(2)材料二中哪些内容反映了这次出使的艰难?我们要学习此人什么精神?
(3)材料三中交通线被称为什么?该商路的长期维持得益于哪一机构对西域的有效管辖?该机构的设置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4)综合上述问题指出,材料一,材料二与材料三有何内在联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2022年颁行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对培养初中学生核心素养提出了明确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空观念】

材料一

(1)请任选图中一个字母,写出政权名称,并说明该地区是如何得到发展的。
【史料实证】

材料二“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汉书》

(2)材料中“凿空”的内涵是什么?
【历史解释】

材料三王老师在讲《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一课时设计了下面的板书。据此回答下面的问题:

破地方之弊,布政治之新
破思想不一,布文化之新
破财政之难,布经济之新
破边疆之困,布军事之新

(3)为了“破地方之弊”或“破边疆之困”,选择其一,汉武帝采纳了采取了什么措施?
【家国情怀】

材料四在四川二王庙,有这样一副对联。上联: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苍天,尽是此公赐予;下联:万里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

(4)对联中的“此公”“太守”指的是谁他为什么受到后人的尊重?
2023-12-20更新 | 48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齐民要术》对我国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

《齐民要术》语句摘录
①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②人生在勤,勤则不匮。
③立政之本则存乎农
④要在安民,富而教之。

材料二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某同学为了说明这一观点,查阅资料并制作了以下的卡片。

卡片 1

先秦的《神农》等农书早已散佚,仅存书目

卡片 2

战国时期的杂书《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辨土》《审时》四篇涉及农业生产,是保存到现在的最早的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资料

卡片 3

西汉农书《汜胜之书》是我国早期的完整农书,但原书已失传

卡片 4

北朝的《齐民要术》保存至今,援引《汜胜之书》等资料 200 多种,总结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

材料三   《齐民要术》记载的部分作物

名称记述内容

出处

胡麻《汉书》,张骞外国得胡麻胡麻第十三
胡荽《博物志》曰:“张骞使西域,得大蒜、胡荽”种蒜第十九
安石榴西晋文学家陆机曰:“张骞为汉使外国十八年,得涂林,涂林,安石榴也。”安石榴第四十一
葡萄汉武帝使张骞至大宛,取葡萄实,于离宫别馆旁尽种之种桃奈第三十四

——李根蟠《从〈齐民要术〉看少数民族对中国科技文化的贡献》

材料四   南北朝时期,水旱、蝗螟、地震、霜雹、疫疠诸灾总共350次。北魏末年,灾害迭起,据不完全统计,475—533年,自然灾害就达 58次。灾害、疾疫交加于战乱,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农艺失传、田地荒芜,恢复农业生产的任务艰巨,对农业生产的总结就更加迫切。担任太守的贾思勰关切民生,亲自参与耕作,还广泛搜集前人文献,引用其中200多种,但不盲从经典,亲自实践验证,非常注重记录能提高生产效率的新工具和备灾之物的种植技术。

——摘编自王玲《〈齐民要术〉成书背景再论》

(1)依据材料一,指出《齐民要术》体现的重要思想。
(2)运用卡片中的内容对材料二划线处的观点进行说明。
(3)结合所学,指出与材料三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及其作用。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分析贾思勰写成《齐民要术》的主要原因。
2024-03-08更新 | 38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他发现西域,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

——翦伯赞

材料二   西汉开始,中国主要出口丝织品,也出口肉桂、大黄和优质铁。作为回报,中国也得到了各种物产,如来自中亚的毛皮、毛织品、玉石和牲畜,来自波罗的海的琥珀,以及来自罗马诸省的玻璃、珊瑚、珍珠……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他的什么精神值得我们赞扬?
(2)材料二中的中西方贸易得益于哪一条商道的开辟?此商道的起点在哪里?该商道的开辟的作用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今天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有什么现实意义?
2023-09-19更新 | 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