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 题号:9947878
从1921年到2020年,99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从弱小到强大,从幼年到成熟,从在野到执政党探索出了革命和建设两条辉煌的道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材料二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努力发展生产,最终探索出一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材料三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到成熟的标志。遵义会议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

材料四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合法地位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激烈较量。随后,又通过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产党终于领导人民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1)请写出材料一中的会议名称和该会议召开的意义。
(2)材料二中的“正确革命道路”一般被称作什么道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特殊地位?
(4)依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四中“谈判桌上”的“较量”指的是哪一事件。请写出“三年的军事较量”中三大战役的名称。
(5)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哪一事件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追求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不断奋勇争先、救亡图存,直到1949年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鼓舞了华夏儿女满怀信心、携手向前续写新华章、建功新时代、创造新辉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和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材料二甲午一战带来的屈辱越是沉重,国人对于日本自强成功的领会也就越为深刻。于是强敌变成了榜样……这一事实非常雄辩地为西学致强的实效作了证明。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这个国家的政府已经腐败透顶,只有革命才能提供救世良……1911年10月10日,汉口一家炸弹制造厂的意外爆炸,导致了附近帝国军队的兵变。尽管缺乏配合,革命运动仍迅速席卷全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摘自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少数人”有哪些代表人物?(列举2个人物)“学西洋”具体指什么运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甲午一战”失败后中国人追求“西学致强”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三中的“兵变”是什么事件?“革命运动仍迅速席卷全国”,最后推翻的旧政权是什么?
(4)材料四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哪年的哪次会议有关?这次会议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2023-07-27更新 | 1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一个脉络清晰的精神谱系,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军队的血脉之中。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场相关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

井冈山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精神的生动体现。历史证明,中国革命道路问题是关系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问题。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政治发展很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的农业大国,革命的道路应该怎么走?在共产党的导师著作里没有现成答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从中国国情出发,终于找到了中国革命的道路。

——摘编自郭亚丁《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

材料二   近代文艺作品创作表(部分)

时间

文学艺术作品创作背景

1935年

电影《风云儿女》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相继沦陷

1939年

歌曲《保卫黄河》日本策划华北事变,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1940年

国画《愚公移山》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1944年

木刻年画《军民合作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对日军发起反攻

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了作为陕甘宁边区南大门的南泥湾,一边练兵,一边屯田垦荒。正是在开荒过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为核心的南泥湾精神。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三

爬过白雪皑皑的高山,涉过刺骨寒冷的冰河,身体像刀割一样的生痛,敌机在头上盘旋……按实说确实是艰苦的,但一想到祖国人民现在正是歌舞尽欢的快乐时光,我们就觉得特别有意义,我们的劲头也就更足了。

——摘编自志愿军战士谢伟礼家书

1956年,我国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并制定出中国第一个发展科学技术的长远规划,即《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规划确定了“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和今后科技发展的主要目标。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四   脱贫攻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重要条件,打下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的重要力量,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摘编自黄承伟《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最生动实践——兼论脱贫攻坚的里程碑意义》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材料一“红船”上举行的会议的历史意义。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共产党人寻找中国革命道路的困难之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怎样的中国革命道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抗战时期文艺作品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文艺作品产生的影响。分析南泥湾精神诞生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谢伟礼家书”体现的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涵。焦裕禄被人民称颂为什么?列举一例1956年至1967年我国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
(4)请为材料四①处拟定一个小标题。(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综合上述材料,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发展中谈谈你得到的感悟。
2024-05-29更新 | 4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拒签合约”是……的一项重要成果,全国人民为此进行了坚决斗争。天津、陕西等地赴北京代表,在新华门冒雨伫立一天一夜。陕西学生代表屈武“长跪痛哭,以首触地有声”,激愤地说:“现在国家都要亡了,如果政府再不想办法,不答应学生的要求,我们只好以死力争。”

材料二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书记。这样,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材料三   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同时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这样,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分别指出材料一、二、三涉及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据材料二、三,概括这两次会议的召开对当时革命发展产生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3)据上述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中涉及事件产生的共同影响。
2021-04-16更新 | 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