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近代史 >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近代科学文化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
题型:选择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0 题号:9974688
下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一系列发明简表(部分),由此信息可见,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年份人物及国籍身份发明
1869年海厄(美国)化学家赛璐珞
1876年奥托(德国)工程师煤气内燃机
1879年爱迪生(美国)科学家耐用的白炽灯泡
1884年夏尔多(法国人)化学家发明了人造纤维
1893年狄塞尔(德国)工程师柴油内燃机
1903年莱特兄弟(美国)工程师飞机
1913年福特(美国)工程师流水线生产汽车
A.首先从英国开始B.发明者多为实践工人
C.集中于轻工业部门D.涉及领域更为宽广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真题 名校
【推荐1】马克思曾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文中“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应指
A.第一次工业革命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D.法国大革命
2019-01-30更新 | 361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他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       
A.科学与工业生产相结合B.发明都是在阁楼上完成的
C.真正的科学家尚未产生D.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国家
2023-03-27更新 | 34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迄今为止,人类历史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相对应地解决了三个问题,都为人类社会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变革。这三个问题依次是
A.能源传输——信息处理及传输——机器动力
B.机器动力——能源传输——信息处理及传输
C.信息处理及传输——机器动力——能源传输
D.信息处理及传输——能源传输——机器动力
2022-04-09更新 | 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