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全面抗战的爆发及日军暴行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5 题号:997488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材料二 在抗日战争中,既存在着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也存在着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两个战场相互配合,有力地遏制了侵华日军的步伐。

材料三 抗战时期,全国各阶层民众团结一致,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投身于解放战争洪流中。民族企业家、科学家、文化教育界、画家、音乐家、海外华侨等都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抗日,为抗日战争胜利而共同斗争。


(1)根据材料一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结合学知识指出九一八事变的严重后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1938年在正面战场和1940年在敌后战场各发生的一次著名战役。
(3)根据材料三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21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百年锐于千载”辛亥革命是划时代的伟大历史事件。回首百年前那激动人心的历史大变局,给我们许多启示与感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者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材料二   共产党和国民党作为对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影响最大的两个政党,理应再度携手,团结一切有志于国家统一的党派、团体和仁人志士,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辛亥革命是我们共同纪念的日子,孙中山先生是我们共同敬仰的伟人,统一祖国是我们共同盼望的目标,中华强盛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理想,有什么理由不合作、不统一呢?

——人民日报社论“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1981109

材料三   辛亥双十是海峡两岸共同的记忆与资产。……两岸和平是台湾繁荣发展的必要条件。……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为基础,推动两岸关系,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武”现状,……两岸人民同属于中华民族,希望双方在正视现实的基础上,求同存异,互助合作,建立制度化的和平关系。

——(台湾)马英九在“中华民国中枢暨各界庆祝100周年国庆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孙中山的思想主张是什么?该主张的提出有何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十世纪上半期,国共两党为改变“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共同进行了哪些努力?
(3)材料三与材料二在纪念辛亥革命的角度上有何不同?你认为海峡两岸共同纪念辛亥革命的原因是什么?
2021-11-29更新 | 5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和意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那时候在东京政界的消息灵通人士之间,私下盛传着这样的谣言:“七夕的晚上,华北将重演柳条沟一样的事件。”对此大吃一惊的军部和政府的一部分消息灵通的人士,似乎就不约而同地秘密排除了各自的视察人员。

——日《今井武夫回忆录》

材料二


材料三1937—194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共作战12.5万余次,以伤亡61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歼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其中日军52.7万余人。抗战结束时,人民军队发展到约132万人,民兵发展到260万余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即解放区已有19块,面积达到近100万平方千米,人口近1亿。

——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努力。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灿烂文明,也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明天。

——摘编自《习近平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讲话全文》


(1)材料一中的“柳条沟事件”指的是哪一事件?该事件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A处“国共合作宣言发表”的意义是什么?B处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举出一例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取得胜利的战役名称。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华民族的复兴有何重大意义?
2023-01-19更新 | 7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示意图,回答问题。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不断成长与壮大的原因。

2018-05-12更新 | 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