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必考点06 海陆的变迁-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精准练(人教版)
全国 七年级 期中 2023-10-24 28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世界地理、中国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公元771年,颜真卿在江西省麻姑山山顶发现了螺蚌壳化石,并在《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中写道:“高石中犹有螺蚌壳,或以为桑田所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由“高石中犹有螺蚌壳”可以推测麻姑山地区(     
A.“高石”来自于桑田B.气候温暖湿润
C.农田面积广阔D.过去曾有水域
2.麻姑山地区历史上曾经历过(     
A.纬度的变化B.填海造陆C.地壳的变动D.火山喷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3. 考古学家们认为,中龙是生活在古生代的一种淡水爬行动物,其化石仅发现于非洲和南美洲南部。在更多古生物和古地层证据的基础上,1912年魏格纳正式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并为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结合中龙的生活习性及其化石分布,可以得出(     
A.非洲与南美洲南部曾发生多次地震B.南美洲南部曾经是广阔的海洋
C.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曾是一个整体D.目前大西洋面积还在逐渐缩小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3年5月6日21时23分在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北纬29.61度,东经102.03度)发生3.3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甘孜州多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B.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C.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D.位于环印度洋火山地震带上
5.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A.板块都处于静止状态
B.板块交界地带是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带
C.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由八大板块拼合而成
D.板块内部稳定,不可能再分成小块
6.地震时正确的防护可以有效的减少地震中的伤害,下列属于地震中正确的做法的是(     
①地震时选择空间小的地方躲避,地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
②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面
③远离高大建筑物,乘坐电梯快速逃离
④逃生时需要避开高压线和变压器,防止触电。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023-12-17更新 | 24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培献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二、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7. 【项目式学习】

项目主题海陆变迁

项目背景地球表面的形态不断发生着变化,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陆地可以变成海洋。七年级同学们以“海陆变迁”为主题进行项目化学习。下面是项目化学习的内容:


   

任务一收集信息

2021年中国科研团队在阳泉发现了距今约2.9亿年的史前巨鲨瓣齿鲨化石,这是瓣齿鲨化石首次在中国发现。


(1)科研团队在阳泉发现了巨鲨瓣齿鲨化石,这表明了两亿多年前的阳泉是____,后来发生了海陆变迁。

任务二分析探究



   
(2)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3)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任务三展示交流


(4)请用板块构造学说,试着预测一下地中海未来是扩大还是缩小?

三、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白居易的《杂曲歌辞·浪淘沙》:“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浪灭一重生。……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完成下面小题。

8.“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说明(     
A.海陆变迁的原因是海水侵蚀B.海洋和陆地的分布始终不变
C.海洋和陆地是相互变化的D.海洋和陆地的面积一直相等
9.与“东海变桑田”成因一致的是(     
A.红海面积不断增大B.喜马拉雅山脉不断升高
C.荷兰沿海地区填海造陆D.尼罗河冲积平原面积增加

四、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解答题 | 适中(0.65)
10. 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利用这一学说可以很好地解释地球上的海陆构造和变化现象。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德国科学家____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形成的。
(2)图中D板块上的陆地主要属于____洲,C板块以海洋为主,主要属于____洋。
(3)据图可知,红海的面积将会____(扩大/缩小),你的判断理由是____
(4)冰岛是一个冰与火的世界。这里冰川广布,火山众多,地热丰富。冰岛多火山的原因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