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地理综合库 > 中国地理 > 认识省际区域 > 黄土高原 > 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环境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4 引用次数:361 题号:13585928

地坑院是古代人们的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据说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河南三门峡陕县、山西运城、甘肃陇东的庆阳和陕西的部分地区均有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此种古代民居反映了当地环境特点(     
A.长冬无夏,气温年较差小B.黄土层深厚,且有直立性
C.气候干旱,缺少木材D.地处西北地区,降水稀少
2.地坑院设计的突出优点是(     
A.保护环境B.外形美观C.冬暖夏凉D.便于排水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推荐1】读图,回答问题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大部分地区的地貌景观特征是(     
A.地势低平,河网密布B.地势较高,开阔平整
C.支离破碎,千沟万壑D.地表崎岖,岩石裸露
2.近年来该区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自然保护区面积扩大B.矿产开采规模扩大
C.林草种植面积扩大D.风沙危害严重
2023-01-14更新 | 58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推荐2】“在漫长的二三百万年间,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脸。”这是《平凡的世界》里对我国某地区景色的描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说《平凡的世界》描述的地区是(     
A.华北平原B.黄土高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四川盆地
2.造成“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陡坡退耕还林、还草B.土质疏松,易被流水侵蚀
C.降水集中,多暴雨D.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破坏了地表植被
3.在文中描述的自然环境下孕育的民歌形式是(     
A.河南坠子B.信天游C.侗族大歌D.黄梅戏
4.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正确的是(     
①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且多暴雨,冲刷严重;             ②土质疏松,易被流水侵蚀;
③植被稀少,地面缺少植被保护;                    ④开发历史悠久,过度开垦等人类活动加剧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5.能有效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措施是(     
①陡坡垦荒                    ②退耕还林、还草       ③植树造林                    ④建梯田、修挡土坝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4-23更新 | 47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列中国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图示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A.甲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河流短急
B.乙地区有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C.丙地区深居内陆,层层山脉阻挡,降水稀少
D.丁地区地表千沟万壑,黄土广布,被称为黄土地
2.有关图示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区东部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B.乙地区过度放牧,乱采滥挖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严重
C.丙地区坎儿井是当地古老的饮水工程,人们引黄河水灌溉发展农业
D.丁地区农业发展条件优越,食材丰富,特色食品是酥油茶
2022-06-03更新 | 1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