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地理综合库 > 中国地理 > 认识省际区域 > 黄土高原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题型: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1 题号:16909248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果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那么黄土高原就是中华民族的父亲。黄土高原像一位中国传统家庭中的父亲,他高高在上,平时默不作声,就像不存在一般。他饱经沧桑,脸上刻满皱纹。但他却用水土俱下的方式影响着黄河母亲,行使着丈夫和父亲的职责。当他忍不可忍,沉下脸来的时候,正是黄河母亲用洪水作长鞭教训儿女之日。


材料二:自秦汉以来,黄土高原经历了三次滥伐滥垦高潮。第一次是秦汉时期的大规模“屯垦”(边防军有组织大垦荒)和“移民实边”开垦。这次大“屯垦”使晋北陕北的森林遭到大规模破坏。第二次是明王朝推行的大规模“屯垦”强行规定每位边防战士毁林开荒任务,使黄土高原北部的生态环境遭到空前浩劫。第三次大垦荒是清代,清代曾推行奖励垦荒制度,垦荒范畴自陕北、晋北而北移至内蒙古南部,黄土高原北部和鄂尔多斯高原。数以百万亩计的草原被开垦为农田,使大面积的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


(1)找出黄土高原的边界,说出黄土高原的范围。
(2)“他高高在上”,从地势分布来看,黄土高原位于第几级阶梯。“脸上刻满皱纹”说明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有什么特点?
(3)黄土高原煤炭资源最丰富,这与历史上本区哪种资源丰富有关。
(4)从材料中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
(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6)黄土高原长期的水土流失,使生态环境恶化,给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当地人民总结出了很多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办法。试在下图不同地区填写相应的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

(7)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是窑洞,说明窑洞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1】“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微信公众号在2022年7月21日发布文章“【画里的生活】云在青天水在瓶,跟着年画去旅行”。通过年画为我们展示了“高山流水,竹林人家,田园星辰”的美好生活画面。让我们一起欣赏感悟,完成下列思考。

【民俗风情别具特色】



(1)中华56个民族亲如一家。图中,①图描绘的是一对____族夫妇日常生活的幸福场景;②图描绘的是大草原上蒙古族人民骑马、射箭、摔跤、拉马头琴等庆祝____(节日)的热闹场景;③图展示了位于____高原上苗族人民着苗服、跳芦笙,欢度苗年的欢快场景;④图展示了一幅极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画面,人们歌唱着丰收的民谣,佩戴白羊肚头巾的作用是____

【绿水青山生态家园】



(2)美丽家乡,你我共建。图中,⑤图展示了黄土塬上的生活场景,为了遏制黄土高原因____而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当地人民坚持植树种草,现在高原绿了,生活美了。
(3)⑥图可以看出湖南地形以____为主,地势起伏较大。这里满眼的绿树,既装饰了家乡,也装点了人民心中的梦。

【国富民强经济盛景】



(4)下列对图⑦⑧两个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吉林省的汽车制造业发达
②吉林省河湖结冰期长,冬季凿冰捕鱼是其一大特色
③浙江省降水丰富,河网密布
④浙江省小桥流水人家的热带滨海风光利于旅游业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4-25更新 | 84次组卷
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2】据全国村级光伏帮扶电站运行管理监测情况通报,2021年山西省村级电站规模问题居全国第三,年度发电收益居全国第一,被称为黄土高原上的“阳光存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西省临县群众积极行动,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为节约土地集中建设光伏电站,并在光伏板下种植知母、白芨等中药材。经过几年的努力,高原绿了农民富,“太阳出来就赚钱,光伏给我好光景”是群众对光伏扶贫工作的赞誉。

材料二:山西省某地区综合治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对比。

综合治理农耕用地非生产用地人工牧草地林(果)地
综合治理前56%26%4%14%
综合治理后28%25%20%27%

(1)读图1山西省东临____(山脉)。山西省大部分位于____(地形区),其地表形态的突出特征是____
(2)山西省位于黄河的____(上游/中游/下游)段落,结合地理位置分析临县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____,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简析其原因:____
(3)有人建议临县要进一步扩大光伏电站规模,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____
(4)根据材料二总结该地区综合治理后土地利用结构发生的重要变化:____,这种结构变化体现了农业生产发展中遵循____的必要性。
2023-03-29更新 | 94次组卷
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3】读中国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方地区最主要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_,南、北方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
(2)甲图所示是我国最大的盆地,该盆地人们称为“宝地”,盆地中的“宝”是___________。该地区的城市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
(3)乙图所示区域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_,被称为“高原之舟”的是________,本区最主要铁路线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铁路。
(4)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乙图所示区域,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目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
(5)丙图所示区域大部分为_____________(地形区),本地形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______,应采取的主要措施为___________
2017-06-07更新 | 2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