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地理综合库 > 世界地理 > 极地地区 >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 > 南北极的代表动物
题型: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 题号:20241792
南极磷虾适宜生存在水温—1.3℃至3℃之间的海域,是南极地区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其产卵期集中于南极的暖季。近年来部分水域的南极磷虾正在锐减,引发人们的高度担忧。读1976年—1995年和1996年—2016年南极磷虾的分布密度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1976年—1995年,南极磷虾分布密度最大的是________扇区,1996年—2016年磷虾分布最少的是________扇区。
(2)南极磷虾主要产卵时间是每年的________(1月—3月/6月—8月)。
(3)与1976年—1995年相比,1996年—2016年南极磷虾分布范围向________(北/南)缩减,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至少一条)。
(4)(中考新考法 开放性试题)除生物资源外,南极地区的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有人建议应该合理开采以缓解全球资源紧缺问题,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2023七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读图北极地区区域图及甲城市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题目

(1)甲城市所在的大洲为____,乙岛屿为____
(2)据图可以判断,甲地气候类型是____,此气候在该区域沿海分布纬度较高,主要是因为有____经过,起到了增温增湿的作用。
(3)乙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该岛北临____洋,东、南、西濒临大西洋;岛上有____、北极狐、麝牛等珍稀动物;该岛上的乌马纳克位于甲城市的____方向。
(4)近些年,北极地区的“白色”(冰川)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海洋)面积不断扩大,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
(5)有专家指出,北极地区将成为人类最后一个能源基地,主要是指该地区具有丰富的(     
A.太阳能B.地热能C.水能D.石油、天然气
(6)科考队一般选择在6—8月进行北极地区科学考察,请说明此时段科学考察的有利条件。
2022-07-23更新 | 58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圆满完成南大洋和南极大陆有关区域的调查监测任务。读“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路线图”及其他资料,回答下面问题。

(1)科考船途经A地区,该地区的马六甲海峡沟通了太平洋和____洋。该地区生长着茂盛的热带雨林植被,结合热带雨林气候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归纳其气候特征是____
(2)自2022年以来,我国与B地区主要国家逐步恢复了铁矿石等进出口货物的经济往来,我国与该地区主要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____”(“南北对话”或“南南合作”)。B地区的经纬度位置:____,该地居民多使用____语交流,它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3)考察队员在C地区开展科学研究,在C地区可能看到的动物是(     
A.B.
C.D.
2024-04-15更新 | 19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2月19日,央视新闻用“警示”一词报道了南极部分地区的雪变成了绿色和红色的现象,这与当地藻类在偏暖气候情况下大量繁殖密切相关,并称该现象可能导致极地冰雪消融失控。

材料二: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见图甲。

材料三:图乙是南极地区及相关资料图


             
(1)乙图中a、b代表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__________,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它位于南极点的__________(方向)。
(2)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中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选择在_________(2月/8月),此时南极洲大部分地区出_________ (极昼/极夜)现象。

(3)建立南极科学考察站是为了(     
A.开发固体淡水资源B.开展冰川和地质研究
C.捕捞磷虾资源D.开采矿产资源
(4)建立南极科学考察站遇到的困难有(     
①酷寒   ②烈风   ③暴雨   ④台风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5)乙图中的动物是有南极“绅士”之称的______,素称“冰海霸王”的北极地区代表动物是__________
(6)南极洲是冰雪世界。请分析材料一中“极地冰雪可能消融失控”的原因。
(7)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作为中学生,我们该怎么做?
2023-07-22更新 | 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