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地理综合库 > 世界地理 > 居民与聚落 >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 聚落与环境 > 聚落及其分类、差异
题型: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6 题号:20842644
由于自然条件的多样性,福建省传统民居类型众多,风格迥异。图示意福建省降水量分布及三地民居景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福建省等降水量线的走向大致是____,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为____,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2)三地民居景观所示的聚落形式为____,其共同特点是屋顶坡度大,这与福建省亚热带季风气候相适应,其气候特征是:____
(3)A地民居大多以木材为原料,说明当地____资源丰富。
(4)B地民居建筑墙体很低,屋顶瓦上用石头压牢,这是为了____
(5)C地民居一般坐北朝南,从自然条件的角度分析这样布局的优势是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尝试完成下面的地理探究活动。
探究主题:环境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1)水源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水源的有无、远近影响农业灌溉以及人类生活饮用水同时,水源影响交通运输。所以聚落多分布于____
(2)气候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气候温和湿润的地区聚居的人口多聚落也较多且规模较大;气候寒冷的两极、干燥的____地区和气候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人口少聚落也少。说明聚落的特征受气候的影响。
(3)地形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在平原地区的聚落多呈____状,在山区多沿山麓、谷地延伸成条带状从“某地不同坡度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下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的特点是坡度在____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4)其他环境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从“聚落的发展演变过程”图(下图),可以看出影响其形态变化的因素还有____条件。

(5)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在____充足、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的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也有利于聚落的发展。
2021-03-19更新 | 95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读图1东半球部分地区图,图2某地聚落分布图,图3三地传统民居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3为______聚落,该种聚落又可分为______等类型。
(2)受自然条件影响,聚落分布呈现不同的分布形态,图2中聚落主要分布在______地区,呈______(条带状或团块状)。
(3)图3中双层木楼、茅草屋和碉堡式建筑传统民居分别位于图1中______(填序号)处。
(4)传统民居特点的形成与当地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双层木楼民居多为双层______(材质)楼或竹楼,下层空着或者放杂物、饲养牲畜,上层住人。墙体较______(厚/薄),屋顶坡度较______(大/小),这反映出当地气候具有______特征。
(5)世界各地的人们利用自然环境和他们的勤劳智慧,创造了不同的聚落,但目前许多聚落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过度商业化、环境污染等问题。假如你去云南丽江古城旅游,作为旅游者,你能为保护丽江古城做些什么?______
2023-08-19更新 | 66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读下面三幅图,回答问题。


(1)图①反映了________聚落的特点,图②反映了________聚落的特点。
(2)图③中A、B、C三处聚落都属于________聚落,三个聚落的选址从交通因素分析,其共同点是____________
(3)A、B、C三处聚落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
(4)根据以上分析来看,先有________(城市/乡村)聚落。
(5)C处聚落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如果在C处建造纸厂是否合理,为什么?_______
2016-11-18更新 | 2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