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4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滔滔大河,逐水而居

人类往往逐水而居,因为河流具有航运、灌溉、发电、养殖、旅游、调节气候等作用。河流在不同地区发挥的作用有所不同。

【滔滔大河】

(1)长江共流经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其流向是_______,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

【河流与聚落】

(2)雅鲁藏布江河谷的聚落多呈条带状分布,聚落沿雅鲁藏布江河谷分布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
(3)长江流经上海发挥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

【河流与区域发展】

(4)有人计划在雅鲁藏布江的墨脱建水电站,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地理试题二

2 . 图为东南亚马来群岛中的加里曼丹岛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岛屿的地势特征是(     
A.中部高,四周低B.中部低,四周高C.北部高,南部低D.东部高,西部低
2.甲地的传统民居是(     
A.窑洞B.毡房C.碉房D.高脚屋
昨日更新 | 7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卷
3 . 读东北林区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因林而建】

在祖国的东北部,分布着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东北林区,这里拥有丰富的木材资源,古时人迹罕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开发这里的森林资源,国家成立了许多林业局,并从各地抽调职工和军人,开山辟林。渐渐地,这里的城镇出现了,原始大地走入了现代。下图为东北地区地形图和伊春市气候资料

图和东北林区民居景观图。

(1)东北林区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附近。结合东北地区的位置和气候资料图,简要分析古时这里人迹罕至的原因____
(2)上图中的房屋是林区建设初期的民居,这些房屋具有墙厚、窗小、屋顶坡度大等特点,且与多数砖砌院墙不同,东北林区的院墙常用木板制成,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当地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因林而兴】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东北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火车一响,黄金万两,指的就是东北木材外运。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的国有林区累计生产木材10多亿立方米,占据全国国有商品材产量的半壁江山,森林为东北地区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3)伊春市被称为“祖国林都”,除了直接出售木材以外,举例说出伊春市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提高木材附加值。

【因林而衰】

一木独大是曾经东北地区林业发展的真实写照。这里长期重采伐、轻培育,造成可采森林资源枯竭,森林生态功能减弱,20世纪80年代末,东北林区出现了两危”——资源危机、经济危困,林区发展将何去何从?

(4)分析20世纪80年代末东北林区出现“两危”的原因____

【因林而转】

2016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黑龙江伊春市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等一系列科学论断。

(5)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请你为东北林区的转型与发展建言献策。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3(湖南专用)-2024年中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
4 . 某学校地理社团在暑假开展了“环游世界”的网络模拟旅游学习活动,通过软件来考察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读图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网络模拟旅游路线图

材料二:图2所示:我国皖南古村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西递、宏村为代表,保持了中国传统的古村落面貌,村庄背依青山,清流穿村而过,白墙黑瓦的古民居与秀美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被誉为“桃花源里人家”。

学习主题1探究自然环境与聚落的关系

(1)图1所示D地区受气候条件影响,传统民居可能是甲、乙、丙中的______
(2)由材料二可知,聚落分布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皖南古村落以____________为代表,从景观特色看,皖南古村落属于______(填“乡村”或“城市”)聚落。
(3)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原因,我国的传统聚落正在逐渐减少,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皖南古村落?(回答一条即可)______

学习主题2探究自然环境与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4)图1所示,C地区由于人口增长过快所面临的是人口、粮食、______问题。G地区人口稠密,国家众多,是世界上______(发达/发展中)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
(5)图1所示,E位置所在国家因为服务外包产业发达,被形象的称为“______”。
(6)图1所示,F地区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

学习主题3——探究地理现象的原因

(7)地理社团成员发现,在七月份A和B两地的人们衣着差异较大,请你帮他分析原因。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土耳其蜂巢屋是地中海东部沿海的古老民居(如下图),墙体厚度达80cm,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其一般由34个相连的土塔状建筑构成,土塔状建筑主体用规则的多边形土坯砌成,站在屋内仰望,仿佛置身于蜂窝中。结合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土耳其蜂巢屋的建筑特点与图中的哪种气候类型相适应(     
A.①B.②C.③D.④
2.土耳其国家领土包括土耳其海峡东西两侧的两部分地区,其地跨(     
A.欧洲与非洲B.亚洲与欧洲C.亚洲与非洲D.南、北美洲
昨日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一模考试地理试题
6 . 气候影响民居的建筑形式,这种情况在传统民居中反映得尤其明显。一般情况下,北方民居的特点是(     
①屋顶坡度大②屋顶坡度小③窗户较小④窗户较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郸城县才源求真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十年来,“麦麦高铁”“国王港”“海水淡化”“中国物流”等“中国智慧”为沙特阿拉伯人民带来越来越好的生活。下图为“沙特阿拉伯气候类型及麦麦高铁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麦麦高铁途经地区主要属于(     
A.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
2.修建麦麦高铁时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①风沙侵袭②高寒缺氧③高温缺水④洪涝灾害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3.麦麦高铁通车后,沿途可能看到(     
A.B.C.D.
昨日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中考一模地理试题

8 . 高脚屋是东南亚原住居民的房屋(如下图所示),一般墙体单薄、窗户大、屋顶坡面长且陡,建筑材料多为竹木,上层住人,下层多堆放杂物,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高脚屋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A.南亚B.东南亚C.中亚D.西亚
2.高脚屋墙体单薄、窗户大、屋顶坡面长且陡,适应的自然环境是(     
A.高温多雨B.炎热少雨C.温暖潮湿D.寒冷干燥
3.高脚屋的建筑材料多为竹木,原因是(     
A.便于拆卸,方便运输B.就地取材,价廉物美
C.利于采光,宽敞明亮D.赏心悦目,美轮美奂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高州市十二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9 . 西安某中学学生分组开展了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为主题的探究式学习活动。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民居篇】图1为四大地理区域图及其部分民居。

(1)甲、乙两区域的分界线是____(填山脉名称)—____(填河流名称)一线,确定这条分界线考虑的主导因素是____
(2)甲地民居墙体厚是为了____,乙地民居屋顶坡度大是为了____

【饮食篇】

2为番茄及其习性特点图,图3为乌鲁木齐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番茄是新疆饮食中的重要食材。比如,新疆面片味道鲜美主要得益于番茄汁浓郁。

◆番茄是一种喜温、喜光、半耐旱蔬菜。

◆新疆番茄颜色鲜艳,酸甜可口,以品质优良而著称。

(3)新疆的气候为番茄的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读图3,完成下列框图。

____;②____

【服饰篇】

4为藏袍及其特点图,图5为拉萨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

◆传统藏袍多用牦牛和藏羊的皮毛为原料。

◆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

◆穿法独特,白天气温较高时,将长袖脱下系于腰间;夜晚,宽腰肥大的衣服还可以当被盖,保温防寒。

(4)分析藏袍与该地自然环境的关系:____。(答出两点)
昨日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中考一模地理试卷
10 . 地坑院是建造在土塬之上,即在地面向下挖一个深达6~10米的巨型四方大坑,再于地坑中四壁开凿窑洞,构成布局类似于北京四合院的地下窑洞式住宅,堪称因地制宜的建筑典范。读地坑院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位置】

河南省三门峡市庙上村是我国地坑院保存最为完好的村落,因此该村入选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1)读河南省行政简图,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的____部,三门峡市庙上村之所以能在地坑中四壁开凿窑洞,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是____

【建筑特点】

修建地坑院时,人们先在平地上挖出方形的坑,然后在地坑的四壁挖出窑洞。大多数人家的院中会栽一棵高大落叶乔木,树冠冒出地面,以防外人不小心掉进地坑……

(2)“地坑院”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营造思想,其建筑特点是____
(3)地坑院反映出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
(4)请推测地坑院院中栽种高大落叶乔木的主要作用。

【遗产保护】

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居住条件也正逐步发生巨大变革。人们逐渐从地下走向地上,地坑院正被一座座砖瓦房所替代,尤其是年轻人更把地坑院看作是贫穷的体现,如今极少再有人建造地坑院了。

(5)地坑院的保护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请你为保护地坑院这一文化遗产献计献策。
昨日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新县部分学校中考一模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