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地理综合库 > 世界地理 > 居民与聚落 >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 聚落与环境 > 聚落形成、发展的有利条件
题型: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7 题号:21022815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表示乡村聚落。其中A、B、C发展的主要有利因素是:靠近______,有利于____________,地形以______为主。这样的聚落一般可顺河道伸展成______状。
(2)A、B、C、D四个聚落中,有可能最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因为那里的地形______,水源____________便利。另外,______地也有可能发展为城市,因为那里处在______
(3)我国贵州东南部山区常见的吊脚楼,下层空着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试从地形、气候两方面简要分析其原因: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古代四大文明发祥地分布在北回归线附近的亚洲和非洲地区,阅读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甲、乙、丙、丁四地为古代四大文明发祥地,结合地图归纳四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______。(回答1点即可得分)四大文明发祥地中,______地居民以黄种人为主,其他三地以______人种为主。
(2)图2所示的清真寺是______(宗教)的代表性宗教建筑,该宗教产生于亚洲西部的阿拉伯半岛。
(3)不同的自然环境下,聚落的差异很大,如聚落的房屋用材、房顶坡度、墙壁厚度、窗户大小和形态等,都深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图中四幅聚落景观图,在③地能看到的聚落景观是______,试分析该地气候的特点:______
A.B.
C.D.
(4)关于保护传统聚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A.保护传统聚落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B.传统聚落不能满足人们住房的需要,都应拆掉盖成楼房
C.保护传统聚落是保护一种优秀的文化传统
D.世界各地都在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聚落
2023-02-24更新 | 48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世界上的自然环境千差万别,聚落形态也各不相同,有的聚落在平原地区聚集呈团块状,有的聚落沿着河流呈条带状分布。下图为两处典型民居景观。



(1)资料主要反映了自然环境中__________等自然因素对民居分布的影响。
(2)景观图中_____(甲/乙)是西亚民居,该民居的建筑特点是_____。图甲民居屋顶坡度较_____(大/小),反映了当地降水较多。
(3)甲地民居主体建筑材料为_____,底层架空、上部为穿斗式,兼具通风、防潮和美化民居的作用;乙地植被稀少,当地居民就地取材,建筑材料以_____为主,主要起到隔热的作用。
2023-12-30更新 | 11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地形类型以____为主,A处的气温18℃,乙山峰的气温不低于____℃。
(2)为了发展乡村旅游业,在图中①、②两条河中开展了夏季漂流活动,漂流速度较快的是①河,主要原因____
(3)图中甲、乙两山峰之间的图上距离为6厘米,其实地直线距离大约是____千米;小明同学周日计划和几位同学从图中B处出发,沿路线C前往山顶丙,他们前进的方向大致是____,这条路线位于____(填山体地形部位)。
(4)一考古探险队乙处岩石中发现了许多海洋生物化石,试解释原因。
(5)同学们沿着山路登上山顶。沿途,大家发现山下的槐花已经盛开,但是山上的槐花却含苞待放,请你解释其主要原因。
(6)图中李村规模远大于张村和王村,分析其原因可能有哪些?
2024-01-27更新 | 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