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地理综合库 > 世界地理 > 居民与聚落 >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 聚落与环境 >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题型: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00 题号:22365506
一条气候分界线,决定了秦长城的走向,今天的环县又有怎样的发展?图为环县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环县位于甘肃省东部的黄土高原区,东北、西面分别与____________(省区名称)接壤。

秦汉时期,环县是中原王朝与塞北游牧部落竞相争夺的区域,秦长城即位于环县古城的北部。在古代,从环县出发一路南下,就能抵达秦、西汉、隋、唐等多个朝代的都城所在地——关中平原。

(2)一条气候分界线,为何决定了秦长城的走向?请完成下列框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秦代以来环县城区范围发生了新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3)根据环县所处地形区,推测环县古城传统民居名称,说明其与自然环境关系。
(4)与环县古城相比,说出环县现代城区规模和空间分布的变化。
2024·山东济南·一模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1】读黄土高原图,回答问题。

(1)图中阴影部分代表性的传统民居____,该地区也是我国农业由农耕区向____区的过渡地带。
(2)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山脉名称:H____,E____,D____
(3)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本区众多的能源资源中,其中____资源尤为丰富,被称为“____”。
(4)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是____
(5)本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保护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生物措施是____
2022-10-13更新 | 31次组卷
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2】青岛某中学在地理课上开展了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探究式学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一: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

(1)读图1、图2、图3,甲区域中准噶尔盆地的水汽主要来自____(大洋);该区域铁路两旁多种植梭棱树和红柳,其作用是____
(2)简要分析塔里木盆地气候极端干旱的原因。

探究二:四大地理区域的传统民居

(3)各地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孕育了其独特的民风民俗,图3是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民居,其名称是____,该民居冬暖夏凉;图4是青藏地区的特色民居碉房,多用石块砌成,窗小墙厚,门低矮。传统碉房墙体厚、窗口小的主要且的是____
(4)图5为三合院,是宝岛台湾的传统建筑,它承袭了闽南传统民居中一堂二箱式土木砖瓦结构的建筑风格。与三合院相比,北京四合院建造中不会考虑的因素是(     
A.通风B.采光C.防潮D.取暖

探究三:四大地理区域的能源开发

(5)图1丙区域新能源潜力巨大,多种能源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同学们绘制了该区域新能源综合开发框架图,请你补充完整。①____________

(6)图1乙、丁两区域经济发达,但能源缺乏。为了实现区域间的优势互补,国家建设了将甲区域优势能源输送到乙、丁两区域的两大资源调配工程是____、和____北线路部分工程。
(7)下列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区域草原和荒漠广布,是我国干旱面积最广的地区
B.乙区常被称为“黑土地、黄土地”,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C.丙区域地势高峻,是长江、黄河、珠江等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D.丁区域水热充足,湿热的环境发育了独特的红土地
2024-01-27更新 | 63次组卷
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希巴姆古城内密布着500余座墙厚、窗小、分排(下排窗贴近地面,上排窗靠近层顶)的“摩天大楼”。古城所在地区总体上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年降水量却在1000毫米左右,季节分配不均且多暴雨。下图示意希巴姆古城位置及土木大楼景观。



(1)希巴姆古城所在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年降水量却丰富,但季节变化大,多暴雨,甚至易遭洪灾侵袭,你认为主要原因是:____
(2)希巴姆古城选址在①____ (地形类型),其自然原因有:②____
(3)根据材料说明,希巴姆古城楼房具有墙厚、窗小、分排的特征,请你任选其中两个特征来分析其成因:①________
2023-05-03更新 | 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