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地理综合库 > 世界地理 > 居民与聚落 >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 聚落与环境 >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题型: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6 题号:22676491
我国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地域差异显著。某中学开展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自然环境对生活的影响”的探究活动。阅读下列图文资料,请你按照要求参与探究活动。

资料:①区域的划分应依据一定的指标。总体来说,区内主要指标应有明显的一致性,区域间有显著的差异性;

②图中甲图为我国几条重要地理界线图和我国自然地理分区图。

(1)观察界线Ⅰ的分布:它与一月____等温线和____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该界线两侧的区域差异表现在________两方面。
(2)观察界线Ⅱ的分布:AC两地区界线两侧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是否受____(夏季风/冬季风)的影响。
(3)观察界线Ⅲ的分布:它与我国地势第____级阶梯的边界基本吻合。该界线两侧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上。

探究二: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对饮食特色和节日民俗的影响。

(4)探究结论:将下列序号、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填在下表相应的位置。

第一组:饮食特色

第二组:节日民俗


A地理区域

B地理区域

C地理区域

D地理区域

饮食特色

____

____

____

节日民俗

____

____

____

b

探究三: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对传统民居的影响。

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某两个地理区域的传统建筑。请任选一个,判断其所位于的地理区域,并分析当地气候对此传统民居的影响(从屋顶坡度、门窗大小、墙壁厚度等方面任选其一进行分析)。

平顶屋                                        竹楼

(5)探结论:我选择的传统建筑是____,位于图甲中的地理区域____(填字母)。分析当地自然环境对此传统建筑风格的影响____
23-24七年级下·北京丰台·期中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聚落一词古代指村落,中国的《汉书·沟洫志》中记载道:“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这说明聚落的组成主要包括____。结合左图“聚”和“落”的甲骨文解释,请你推测,古代的聚落分布地具有的特点有____(至少答出三点)。
(2)聚落是人的居住地,是人类为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集聚定居的场所。现在聚落分成________两大类,读右图说出两类聚落的差异有①____,②____。(提示:从房屋数量、道路特点等方面至少答出两点)。
2022-10-14更新 | 12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大,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内容。


(1)参照图中A的描述,完成B的填充。
(2)甲乙两图所示建筑与上图中C、D两地对应的是:甲对应_______乙对应_____。

(3)甲乙两图房顶的建筑形式有何不同?请简单说明原因。
2018-11-12更新 | 173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人地关系世界各地的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正因其千差万别,变化多样,因此气候类型学习起来难度较大。济南市某学校地理社团开展了以“多样的气候”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读图,找规律

(1)读图1“世界气候类型图”可知,多样的世界气候类型中季风气候有3种,主要分布在____大陆的____岸。影响季风气候分布的因素有________

任务二识图,来判读

(2)读以下四幅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依据气温曲线,可以判断出____(填序号)地处热带;依据降水量柱状图,各月降水变化最小的是____(填序号):综合冷热和干湿状况,归纳出①地的气候特为________

任务三探究气候与聚落的关系

“高大的阔叶林,轻轻的溪流,悬崖边用树搭成的天梯,拉着老藤枯枝的艰难攀接,看不见阳光的阴湿潮热,令人目不暇接的雨林资源,还有稍纵就过的野生动物,一切的一切,给我们一份神秘、一份美丽、一份惊叹。”

(3)反映材料中描述场景的气候类型和传统民居分别是________

不同的气候类型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民居是地理环境的映射,一个地方的传统民居建筑特色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特征。


(4)根据图文资料分析图2中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任务四探究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南麓,这里的降水最高记录高达26461毫米,被称为“世界雨极”。

(5)据图文资料,写出乞拉朋齐成为“雨极”的原因。
2024-01-28更新 | 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