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地理综合库 > 中国地理 > 中国的自然环境 > 河流和湖泊 >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 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危害
题型: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3 题号:22920912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奔腾在黄土高原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这里生态环境脆弱,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探究。

(1)读图1,黄土高原位于长城以南,____(填山脉)以北,太行山以西。这里的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根据所学的知识,梳理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过程。

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3)结合图2所示实验,探究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
图2,中甲、乙、丙烧杯内沙土最多的是丙。据此可知,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植被越____(填“稀疏”或“密集”),水土流失越严重,所以保持水土采取的生物措施是____。经过不懈努力植被覆盖率一路上升,已成为我国植被覆盖率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
23-24八年级下·辽宁阜新·期中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问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共十九大报告尝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材料二:长江和黄河示意图。



(1)图中黄河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A是____(城市);黄河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________(上游或中游或下游)。
(2)地形区C是____,黄河从此地形区区带走大量泥沙,使下游河段成为举世闻名的“____”。
(3)长江和黄河中没有结冰期的是____
(4)长江支流众多,其中支流D是湖南人民的母亲河,该河流是____(汉江或湘江)。
2021-12-16更新 | 68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黄河流域图,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资料记载,数百年前,图中M地区为一片茂密的森林草原,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优美环境已面目全非。

材料二   图中N地区沟渠成网,绿树成行,稻花飘香,有塞上江南的美誉。

(1)黄河发源于____高原,大致呈“几”字形自西向东注入____海。
(2)写出图中M、N地形区的名称:M____,N____
(3)从图中呈现的地理信息可以看出,黄河下游支流很少,主要是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了____河。
(4)黄河经常出现凌汛现象,试回答其发生的条件:____。(答出发生的时间、河段、气温状况才得分)
2024-05-20更新 | 17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读图“长江、黄河流域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黄河共同发源地的地形区名称是____,共同流经的省区的简称是____(写一个即可)。两大水系之间的分水岭(图中A)是____(山脉)。
(2)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在长江干流D处建有世界最大的____水电站,该处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①________
(3)黄河上游流经宁夏和内蒙古自治区,塑造了____平原和河套平原,为当地农业生产带来丰富的____。下游流经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
(4)在下列选项中,选取合适的内容填入下图中空白方框内(填序号)
①流经乙地形区②河堤决口,泛滥成灾③流经甲所在地形区④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A____B____C____
(5)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段,该河段主要的自然灾害是____,治理该河段的主要措施有____
2022-11-14更新 | 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