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地理综合库 > 世界地理 > 极地地区 >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 > 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与南极比北极冷的原因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 题号:22959435

2023226日是我国中山站建站34周年,该科考站是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第二个常年科考站,为我国南极考察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图为南极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科考人员在建中山站时需克服的恶劣天气是(     
A.暴风雪B.沙尘暴C.寒潮D.台风
2.通过南极考察,科考人员可以(     
①勘探并大规模开采南极地区的矿产资源
②观测极光,研究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③获取气候资料,预测全球气候变化趋势
④观测臭氧,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寒冷B.北极地区的降水量比南极地区少
C.北极和南极地区都有企鹅的存在D.北极地区最高月份的平均气温也在0℃以下
2018-07-04更新 | 60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自然资源部2月7日宣布,我国南极秦岭站正式开站。这是我国在南极建设的第五个科学考察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秦岭站的建设,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与中山站相比,秦岭站进入暖季的时间较晚
B.科考船从长城站前往秦岭站向东行驶的航线较短
C.秦岭站建设可以利用当地太阳能和风能
D.秦岭站主楼采用架空离地的建筑是为了防止积雪掩埋
2.秦岭站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南极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采用装配式、模块化的建造体系,很多模块都是在国内加工完成,在现场直接拼装。这样做的优点是(     

①有利于保护南极环境             ②提高在南极地区的建设效率
③避免当地自然环境对工程进度的影响       ④降低工程建设的整体运输成本
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
2024-05-19更新 | 22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据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介绍,我国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雪龙”号分别于2019年10月9日、10月22日从上海出发、历时198天,冰区航行4900海里,顺利完成业务化观监测、考察站基本建设、“绿色考察”等四项任务在内的南极考察的所有任务,于2020年4月23日上午,回到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读“南极地区”,完成下面小题。


      
1.科考的时间选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进行,原因是此时南极地区(     
A.地质灾害相对较少B.生物活动比较活跃
C.能提供丰富淡水资源D.白昼时间长、气温相对较高
2.关于南极地区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最冷的地区
B.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C.动物有海豹、鲸、鸟类和鱼类
D.南极暖季时间为每年的12月—次年4月
3.建筑物的特点大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所处地区的地理环境。如图所示泰山站的房屋设计,目的是(     
A.利于防洪水冲击B.通风、防暴雪堆堵
C.便于天文观测D.防紫外线辐射
2023-06-05更新 | 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