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地理综合库 > 中国地理 > 中国的自然环境 > 河流和湖泊 >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 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危害
题型: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3 题号:3205726
美国记者斯诺《西行漫记》中对我国某地形区有一段描述“有的山丘像巨大的城堡,有的像成队的猛玛,有的像滚圆的大馒头,有的像被巨手撕裂的岗峦,上面还留着粗暴的指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所在地形区为______________,是中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地表形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
(2)该地形区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在地形、气候、植被以及农业生产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其中在农业生产方面表现为____________
(3)该地形区所在地是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能源输出地,主要能源种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示地区中我国第二大河下游河道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此河段初冬初春季节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河流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与之息息相关,读图1、图2,完成下列各题。
.          
(1)从图1中可以看出,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山脉,注入____海。
(2)图2中游河段年平均含沙量急剧____,解释其原因____
(3)黄河下游进人华北平原,坡度变缓,流速____(填“加快”或“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于是,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黄河成为____,极易决堤成灾。
2023-07-25更新 | 9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读图(图1黄河水系图,图2南水北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水上游主要由冰雪融水补给,曲折东流,注入B______海。
(2)“地上河”出现在______(上、中、下)游河段,该景观形成主要是因为中游流经A______(地形区),此地存在严重的______(生态环境问题),造成黄河泥沙含量大增,下游流速减缓,泥沙沉积。所以治理黄河“地上河”最根本的途径在于______(单选)。
A.兴修水利枢纽工程       B.清理淤泥,疏浚河道
C.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D.加固加高堤坝
(3)②、③河段中,有可能发生凌汛的河段是______
(4)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均穿过黄河下游河段,缓解了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中线起点为汉江上的______水库,东线为我国著名的______运河。
2023-11-30更新 | 43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读下图,回答下面问题。

(1)图中两河流均发源于__________(填地形区),黄河最终注入B_______,长江最终注入C_________
(2)图中山脉A_________是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水岭,该山脉是_____走向。
(3)图中①②两个区域内都修建有大型水电站,请各写出一例: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4)黄河甲河段最突出的水文特征是含沙量________,乙河段由于泥沙的沉积,河床抬高,形成了著名的__________
(5)据图可知,长江、黄河的流向大致相同,都是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019-11-10更新 | 1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