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地理综合库 > 世界地理 > 极地地区 > 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5 题号:6800123
读“北极地区图”, D处为我国第—个北极科考站黄河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冰洋四周被大洋洲、欧洲、北美洲包围
B.我国夏季时是黄河站科学考察的最佳季节
C.附近海域能见到大量的磷虾、企鹅等
D.黄河站位于乔治王岛上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我国第34次南板科考队于2017年11月8日从上海搭乘“雪龙”号前往南极中山站、长城站进行科学考察。并启动第五个南极考察站建设的前期工作,下图是南极考察路线图。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科考船从上海到长城站,经过的大洋依次是(        )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2.队员在南极大陆考察时,不可能遇见的危险是(        )
A.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使人晕眩迷途B.酷寒的天气,导致考察队员冻伤
C.随时会遭受白熊的袭击,意外受伤D.纵横交错的冰隙随时可能吞没考察队员
2020-03-09更新 | 112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2017年11月8日,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从上海出发,开启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的建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出发当天正午时,“雪龙”号上的旗杆影子偏向哪一方向
A.正西B.正北C.正南D.东南
2.我国对极地地区进行考察是目的不包括
A.为建设居民点做准备B.对环境进行监测
C.寻找未来的资源储备D.探索新的海上通道
3.近几十年,南极半岛的海岸线变化较大,主要由于
A.人们的填海造陆B.强烈地震频繁发生
C.冰架崩裂及消融D.飓风与风暴潮侵袭
2019-02-15更新 | 112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2023 年1月26日,“雪龙”号破冰船抵达南极罗斯海区域,罗斯海新站的建设正在加速推进。如图示意南极地区中国科考站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框图为南极大陆“白色荒漠”的原因示意图,图中数字含义正确的是(     
A.①-气温低B.②-降水少C.③-海拔高D.④-冰雪覆盖
2.科考小组在罗斯海新站可能开展的考察项目有(     
①冰川面积的变化            ②企鹅的生活习性
③煤炭资源的勘探            ④因纽特人的分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3-06-08更新 | 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