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地理综合库 > 世界地理 > 居民与聚落 >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 聚落与环境 >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题型: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6 题号:8019654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华北平原春旱严重,结合图A济南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分析该地区春旱形成的原因。
(2)图B阴影区是我国著名的              工业基地,两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有哪些?
(3)结合图C,比较延吉和长春积雪厚度的差异,并说明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提示:从地形、和距海远近两方面考虑)
(4)东北三省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的特点,试分析这种传统民居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3年11月24—25日,CCTV3《来故居听书》节目走进河南安阳汤阴岳飞故里,感受岳飞“尽忠报国还我河山”的跌宕传奇一生,体悟“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命”的凌云壮志。小明同学调查了岳飞的生平,并在地图上绘制了公元1130—1132年岳飞征战的线路示意简图(图1)。图2为汤阴县、桂林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岳飞故里汤阴县的气候类型为____气候,气候特征表现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____

(2)公元1130年至1132年,岳飞率军一路南下,进军线路①抵达的南昌市所在省份简称为____,进军线路②途经了____(地形区)和东南丘陵。
(3)岳飞率军行至桂林时,见到当地的少数民族居民主要是____族,他们以竹木为材料建造房屋,底部架空,上层住人。下图为当地干栏式建筑示意图,请从气候角度分析该传统民居的形成原因____
2024-02-16更新 | 21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读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受到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其中界线③经过____山、____山和____山;界线④的主导因素是____
(2)图2中所示的四幅气候类型图,属于图1中A区域的是____,属于C区域的是____
(3)区域A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____,区域C的传统民居的特点是____,区域B的传统交通运输以____为主。
(4)从甲到乙,农作物的熟制变化规律是____
(5)由丁到丙降水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2024-02-25更新 | 35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同学们在地理课上探究人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图左为世界人口分布图、图中为西亚传统民居、图右为西亚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问题一: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读图可知,世界人口分布具有____(均匀/不均匀)的特点。甲、乙、丙三地人口稠密:从纬度位置看,都分布在____(中低纬度/高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看,多分布在____(沿海/内陆)地区;从____(自然因素)看,多分布在平原。丁地人口稀疏,主要原因是该地____(选择填空)。
A.极端干旱       B.气候湿热       C.终年严寒       D.地势高峻
探究问题二: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分析西亚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当地自然环境西亚传统民居特点
全年①____(炎热/寒冷)为减少热量的传递,墙体较厚
降水②____(多/少)屋顶形状为③____(斜顶/平顶)
风沙较大为防止风沙侵入,窗子较④____(大/小)
树木、野草等地表植被⑤____(多/少)材料就地取材,形成土砖、泥房

探究问题三: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3)面对别具特色的传统民居,正确的做法是____(双项选择)。
A.全部拆除后建设现代化高楼大厦B.在原有基础上合理维护开发
C.加强保护,有效推动其传承发展D.大力商业化,提高经济收入
2023-05-31更新 | 1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