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地理综合库 > 地球和地图 > 地球的运动 >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题型: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8 题号:8238882
结合材料及下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8年5月21日凌晨5时2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四号任务“鹊桥号”中继星发射成功:实现国际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

材料二:目前:我国已经拥有了四川西昌、山西太原、甘肃酒泉和海南文昌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如图)。



(1)“鹊桥号”发射时,遂宁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_____
(2)酒泉所在的地理区域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____________(填农业类型)是本区主要的生产方式和重要的经济支柱。
(3)太原位于世界著名的 ____ (填地形区名称):这里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自然灾害频发。
(4)④地所在岛屿隔____   (填内海名称)与广东省相望。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2022年5月10日,“天舟四号”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2022年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首战告捷。



(1)发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当天,地球公转到右图中的_____(填序号)处。
(2)左图中,酒泉的经纬度是_____,位于_____(东/西)半球,_____纬度地区。
(3)左图中酒泉、太原、西昌、文昌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一年有两次阳光直射现象的是_____,最早看到日出的是_____
(4)夏至日,在澄迈县绿地公园的天文爱好者观测到的昼夜长短变化是_____(填“昼长夜短”“昼短夜长”或“昼夜平分”)。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_____(纬线),南极圈内出现_____(极昼/极夜)现象。
2023-02-09更新 | 36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地理小组老师在讲完《地球运动》之后,觉得学生们对地球公转的内容掌握得不是很牢固。他决定带领学生实践操作,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抽象的地理知识,下面是具体操作流程。
实验工具:地球仪、可调节高度的十字支架(顶部的十字架代表太阳光线)。

实验过程:
(1)第一步:先调节支架高度,使十字架恰好对准地球仪的________
(2)第二步:将地球仪水平放置在桌面上,其地轴与桌面的夹角大约是________
(3)第三步:在轨道上移动地球仪,使其围绕支架缓慢移动,移动方向是________(顺、逆)时针,注意在移动过程中,要保持地轴的指向不变,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________附近。
(4)第四步:记录地球运行到轨道中甲、乙、丙、丁四个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位置、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对应的节气日期情况:
地球运行到轨
道中的位置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节气日期昼夜长短情况
(北半球)
赤道 3月21日前后昼夜等长
北回归线夏至6月22日前后
秋分9月23日前后昼夜等长
南回归线冬至12月22日前后

2023-03-13更新 | 23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3】2016年8月,第三十一届奥运会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读巴西略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里约热内卢奥运会期间,当地昼长_____(大于、小于、等于)12小时。
2.亚马孙河入海口的经纬度位置是___________
3.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原因是________
4.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上人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5.巴西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有人建议.巴西政府砍伐林木建农牧场,环保人士对此表示强烈反对。请你说明环保人士的反对理由。
2016-11-18更新 | 2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