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6 道试题

1 . 聚落的形成与发展深受环境的影响。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均表示乡村聚落。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三处聚落形成的最有利因素是(     
A.靠近公路B.靠近草场C.靠近资源产地D.靠近河流
2.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聚落最有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     
A.甲B.乙C.丙D.丁
3.如果四处聚落房屋建筑均如图中右下方所示,那么图示区域应位于(     
A.热带沙漠区B.高原气候区C.热带雨林区D.温带季风区

2 . 小明在我国某地看到一种传统民居——“蚝宅”(下图)。当地原住居民就地取材,用灰、熟糯米、红糖、黄泥等材料搅拌均匀,把蚝壳整齐的粘在墙上。这种“蚝宅”结实耐用,防潮降温,不怕虫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最初建造“蚝宅”时(     
①当地是乡村②当地是城镇
③当地居民大多从事工业生产④当地居民大多从事海洋渔业生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根据“蚝宅”的建筑特点,推测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①以高原为主②以沙漠景观为主③气候湿热④动植物种类较多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为保护颇具特色的“蚝宅”,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拆除后集中重建B.改用木材,变更房屋建筑结构
C.禁止外地人进入D.加强修缮,提高居民保护意识

3 . 气候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对农业、民居影响很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气候对农业影响很大,受气温影响,咖啡、香蕉、榴莲等多分布在(     
A.热带地区B.温带地区C.寒带地区D.所有地区
2.秘鲁首都利马终年高温,年降水量约29毫米,当地建造的土坯房墙体厚实,有利于(     
A.防御暴雨B.抵御高温C.防寒保暖D.防御外敌

4 . 图中所示的船型屋是海南省黎族和苗族古老的民居形式,是他们祖先智慧的结晶。“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被称为黎族精神家园的守望者,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修建船型屋的建筑材料和房屋结构反映出所在地的气候特征是(     
A.炎热干燥B.炎热多雨C.寒冷干燥D.交通不便
2.这种民族色彩浓厚的古老民居所形成的聚落形态是(     
A.乡村聚落B.城市聚落C.集镇聚落D.特大型城市聚落

5 .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我国贵州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图左为传统苗居(吊脚楼)竖向分层功能示意图,图右为苗寨局部景观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传统苗居的叙述,合理的是(     
A.传统苗居建筑有利于防火
B.贵州多山地丘陵,传统苗居建筑多为木质结构
C.阁楼贮藏粮食不利于防潮隔湿
D.苗居建筑屋顶坡度大体现该地区降水稀少
2.苗寨道路修建成“之”字形,主要考虑(     
①地形条件   ②建筑物分布   ③植被种类   ④人口密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 . 历史悠久的“蚝宅”是我国广州小洲村的传统民居。坚固的“蚝墙体”能有效抵御风雨侵袭,蚝壳以向下45°的角度整齐垒砌。蚝壳表面的小孔可以储存微量的雨水,使住在“蚝宅”的人夏季觉得十分凉爽;蚝壳墙外表坚硬粗糙,不好翻爬,明代很多家境殷实的人家用来防盗。下图为“蚝墙体”景观图及当地气候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蚝壳墙最可能出现在(     
A.内蒙古高原B.珠江三角洲C.塔里木盆地D.横断山区
2.砌墙时,蚝壳堆砌成鳞状,向地面约45°倾斜排列,反映了当地气候(     
A.寒冷,利于室内保暖B.炎热,可保持室内通风
C.多雨,方便雨水下泄D.干燥,可增加室内湿度
3.合理开发保护蚝壳屋古建筑的措施是(     
A.保留原貌,不予恢复B.拆毁重建,发展旅游
C.适度开发,传承文化D.整村搬迁,封闭保护
2023八年级·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7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幅图中,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甲图的民居与乙图明显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风D.光照
2023八年级·全国·专题练习

8 . 2021年2月14日,有“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之称的云南省翁丁老寨不幸遭遇火灾,百余户房子只剩几户未被烧毁。下图示意翁丁老寨及传统民居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翁丁老寨(     
A.属于乡村聚落B.商业活动发达
C.建筑高楼林立D.道路纵横交错
2.当地自然环境与传统民居风格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寒潮多发——木质结构利于保暖
B.冬季降雪——屋顶陡峭便于排雪
C.湿度较大——底层架空利于防潮
D.光照不足——窗户较大便于采光
2023-11-07更新 | 188次组卷 | 11卷引用:课时训练06 人口与人种 语言和宗教 聚落 发展与合作
9 . 光辉冀忆,知地究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我们的家乡河北是一片有着光荣历史的土地。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的军民使用地道战抗击日军,使原本无坚可守的冀中平原成为重要作战区域;英勇的雁翎队隐蔽在芦苇丛中,伏击敌人包运船。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在西柏坡成立指挥所,指挥了著名的三大战役。下图为河北简图。

(1)请用因地制宜原则,结合图1,将下列图片与其发生的地点连线。并任选一组,说明在当地开展这种斗争方式的有利自然条件。

(2)结合图1,从地形、河流等方面说明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建立指挥所的有利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毛主席故居为例,分析西柏坡房屋的建筑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2023-11-07更新 | 93次组卷 | 4卷引用:课时训练20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东北三省

10 . 降水量对区域居民的生产、生活影响深远。读安徽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安徽省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及该地传统民居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安徽省降水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部降水丰富,适宜种植水稻B.南部降水稀少,适宜种植小麦
C.降水季节变化大,易发生旱涝灾害D.雨热不同期,不适宜发展种植业
2.下列关于当地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依山而建——地形崎岖B.屋顶坡度大——降水丰富
C.距离地面高——冬暖夏凉D.窗户精致小巧——防寒保暖
2023-10-28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考题猜想】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湘教版)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