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徽派建筑是江南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主要分布于安徽、江西及浙江等地。徽派建筑一般随坡就势而建,外墙高大密实,多采用白墙灰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文材料分析,当地(     
A.多风沙天气,建筑外墙高大密实B.降水稀少,建筑大多以平顶为主
C.以丘陵为主,建筑多随坡就势而建D.气候寒冷,白墙可大量吸收太阳辐射
2.对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描述,正确的是(     
A.牦牛是当地特色优良畜种B.可大面积栽种椰子林
C.水源限制了该区农业发展D.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3.对徽派建筑的保护与开发,正确的是(     
A.建筑陈旧,缺乏现代气息,应该拆除B.为避免遭到破坏,全部封闭禁止参观
C.可以进行不破坏原有风貌的合理改造D.是旧社会的遗留建筑,没有艺术价值
2022-01-11更新 | 802次组卷 | 10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2021年2月14日,有“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之称的云南省翁丁老寨不幸遭遇火灾,百余户房子只剩几户未被烧毁。下图示意翁丁老寨及传统民居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翁丁老寨(        
A.属于乡村聚落B.商业活动发达C.建筑高楼林立D.道路纵横交错
2.当地自然环境与传统民居风格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寒潮多发——木质结构利于保暖B.冬季降雪——屋顶陡峭便于排雪
C.湿度较大——底层架空利于防潮D.光照不足——窗户较大便于采光
3.保护传统民居防止火灾发生,做法合理的是(     
①提高防火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②村寨的居民全部搬离老寨
③依实际情况选择性保护和改造④全部拆掉后改建现代建筑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③
2021-05-20更新 | 260次组卷 | 9卷引用:4.3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2021-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链接教材精准变式练(人教版)

3 . 碉房是藏族传统民居,大多依山坡而建,背风向阳,墙壁用石头垒砌,墙体厚,开窗甚少。近年来,传统碉房数量急剧减少。读图青海省碉房景观和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世界人种、语言与宗教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世界上的居民主要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B.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C.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D.伊斯兰教是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
2.碉房的分布形态主要受(     )影响。
A.气候B.地形C.降水D.气温
3.读图分析当地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正确的是(     
A.高原高山气候冬季寒冷干燥
B.温带季风气候全年干燥
C.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干燥少雨
D.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多雨
2021-11-19更新 | 18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传统民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民居各具特色。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1)特征定位:根据当地气候特征确定位置是地理定位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所给的气候资料完成思维导图,并确定甲地的大致位置。

(2)成因分析:判断对错,对的请填写“正确”,错的请打“错误”。
① A地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当地天气终年炎热干燥。 ( )
② B地比C地气温高、降水多,是纬度因素影响的结果。 ( )
③ C地位于寒带,四季分明,夏至前后会出现极夜现象。 ( )
(3)因地制宜:结合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自然环境传统民居特点传统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A地终年炎热干燥,温差大,风沙大,多石山、沙漠墙厚、窗小
B地气候____,植被茂密双层木楼,人住上层
2021-04-13更新 | 15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