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地理探究: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

材料一: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作为人类适应、利用自然的产物,其类型、形态、民居无不深深打上了当地自然环境的烙印。

材料二:江西省聚落分布示意图(图1)、西藏自治区聚落分布示意图(图2)、新疆某聚落传统民居景观图(图3)



(1)图1中的阴影地区聚落较为稀疏,主要是受________的影响。
(2)图2中的聚落分布的特征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3)图3中民居墙体厚度大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2020-10-07更新 | 437次组卷 | 7卷引用: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基础过关)-2020-2021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
2 . 下图为我国传统民居邮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传统民居的典型分布地形区是
A.甲--华北平原B.乙--内蒙古高原
C.丙--云贵高原D.丁--黄土高原
2.根据传统民居的结构和取材,可以判断
A.甲地土层浅薄,植被茂密B.乙地地形崎岖,荒漠广布
C.丙地降水丰富,河网密布D.丁地气候湿热,树木葱茏
2020-06-01更新 | 105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中考模拟(一)地理试题
13-14九年级上·湖北十堰·期末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3 . 对不同地区聚落景观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
A.东南亚的高架屋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主要受炎热少雨气候的影响
B.西亚村庄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主要是受极地寒冷大风天气的影响
C.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建筑时充分利用了当地黄土直立性很强的优点
D.因纽特人的冰屋主要分布在非洲高山地区,主要是受海拔高的影响
2020-04-28更新 | 175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3-2014学年天津市宝坻区何仉中学分校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4 . 读下列聚落的民居特点,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民居与所在地区连线错误的是
A.西亚地区--①B.北极地区--②C.热带沙漠--③D.黄土高原--④
2.③这种聚落结构,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的
A.风俗习惯B.湿热气候C.宗教信仰D.崎岖地形
5 . 聚落从不同角度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是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生活情况的一部活的“百科全书”。关于聚落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西亚热带沙漠地区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B.东南亚地区气候湿热,乡村聚落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
C.我国山西省的平遥古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以及安徽的皖南古村落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D.一些老的传统聚落已经不具有时代气息,所以可以大力拆除,改建为现代建筑
2020-02-17更新 | 11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我国新疆、甘肃的居民一般居住平顶屋,而浙江、福建一带的居民喜住斜顶屋,这是因为:
A.两地的冬季气温不同B.两地全年的降水量不同
C.两地人们的生活习惯不同D.两地人们的经济状况不同
7 . 下列图片中属于北京传统民居的是       (        )
A.B.C.D.
2019-08-14更新 | 136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24 认识区域-北京、台湾、珠江三角洲 (专项训练)-2021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
8 . 生活在北亚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形成这种生活方式的主要原因是(  )
A.该区域地形复杂
B.该区域四季分明,冬暖夏凉
C.该区域地势低平,河湖众多
D.该区域纬度偏高,冬季严寒漫长
9 . 北京烤鸭香飘四溢,唇齿留香,然而这不是重点,请问北京的传统民居是(          
A.窑洞B.四合院C.碉房D.平顶房
2019-05-15更新 | 274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陆丰市民声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10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快乐的日子就要来临,比如这道题,北方地区的民居墙体较南方地区厚,朝北的窗户较小的原因是(            
A.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大风天气多,墙体厚,朝北的窗户较小是为了保温、防风
B.没毛病,没有任何理由,北方人开心就好
C.主要是北方地区传统文化决定的
D.北方地区较南方地区降水多,但大风天气多,墙体厚,朝北窗户起到防风作用
2019-05-15更新 | 132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陆丰市民声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