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蚝壳墙是岭南和闽南建筑中比较独特而别致的墙体(如下图)。砌墙时,生蚝壳拌上黄泥、红糖、蒸熟的糯米等层层堆砌成墙,具有坚固耐用的特点。生蚝广泛分布于近海浅水区域,是人们喜爱的食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蚝壳以约45°的倾角向下排列的最主要原因(     
A.美观大方B.节约蚝壳C.坚固耐用D.利于雨水排泄
2.生蚝壳为墙的主要环境意义是(     
A.就地取材,废物利用B.墙面多棱,利于防盗
C.美观大方,十分坚固D.蚝壳丰富,别具一格
3.现今很少建筑用蚝壳砌墙的主要原因是(     
A.当地政府保护生蚝和蚝壳
B.气候变化,生蚝数量减少,蚝壳减少
C.新型建筑材料的不断推广
D.蚝壳填海,以实现海洋生态良性循环
2021-06-01更新 | 553次组卷 | 13卷引用:3.4世界的聚落-2021-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湘教版)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传统民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民居各具特色。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1)特征定位:根据当地气候特征确定位置是地理定位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所给的气候资料完成思维导图,并确定甲地的大致位置。

(2)成因分析:判断对错,对的请填写“正确”,错的请打“错误”。
① A地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当地天气终年炎热干燥。 ( )
② B地比C地气温高、降水多,是纬度因素影响的结果。 ( )
③ C地位于寒带,四季分明,夏至前后会出现极夜现象。 ( )
(3)因地制宜:结合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自然环境传统民居特点传统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A地终年炎热干燥,温差大,风沙大,多石山、沙漠墙厚、窗小
B地气候____,植被茂密双层木楼,人住上层
2021-04-13更新 | 15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探究发现]

探究课题: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分布与形态的因素

探究资料: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别很大,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同时各地理要素又相互影响和制约。

探究思考:

(一)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1)图①沙漠中,聚落分布在有________的地方:图②中山区中,聚落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带:图③中城市多分布在________沿线。此外,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人口稠密,聚落密集。

(二)聚落的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下图)



(2)我国南方地区的屋顶设计的较比北方地区坡度更大,原因是________北方地区的房屋设计一般墙体较厚,窗子较小,原因是________

探究结论:


(3)由探究思考(一)可知,水源充足、________、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的地区,有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4)由探究思考(二)可知,聚落的形态受当地________、建筑材料等条件影响。

拓展应用:


(5)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各具特色,这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共同产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特色建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下图中的竹楼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是(     )

A.气候湿热,竹楼可以通风散热
B.气候寒冷,竹楼可以保暖避寒
C.草场广布,游牧为主,竹楼方便拆卸
D.气候炎热干燥,竹楼可防止热空气进入
2021-03-02更新 | 22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左图为传统苗居竖向分层功能示意图,右图为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决定右图中的苗寨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人口D.交通
2.对传统苗居层级结构与分层功能搭配原因叙述合理的是(     
①底层修建卫浴,便于排水       ②底层养殖牲畜,便于建筑
③顶层贮藏粮食,有助防潮       ④中层居住居民,利于保暖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2021-01-28更新 | 236次组卷 | 5卷引用:4.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练习)-【上好课】2021-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5 . 聚落的形态、规模、密度深受自然环境影响,沙漠地区的聚落主要呈(     
A.团块状和条状B.环状和条带状
C.带状和点状D.无法判断
6 . 研学求知 大美广西

北京市某中学组织去广西开展研学旅行,研学手册上是这样介绍:“最美壮乡,山的国度,水的沃土;在山和海之间,无数自然造就的秘境”。下图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出发前,某位同学提前整理了广西的概况,其中有些错误表述,请从中挑选出三处。

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的少数民族为回族,它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简称“桂”,行政中心为桂林。该自治区地处热带和北温带,全年无太阳直射,南临北部湾并与海南隔海相望,西南与越南接壤,陆上与粤、鄂、黔、滇等省毗邻,海陆交通便利。广西以多山著称,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大多数河流自东南向西北流,河流有结冰期。

示例 错误: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的少数民族为回族
错误1:______错误2______错误3:______
今研学第一站 识地貌 探农耕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游漓江日记》中记录:“四顾皆石峰,无一土山相杂,石峰林立……”、“漓江自桂林南来……,无翻流之石,直泻之湍……”。

(2)下列图中能够反映出上述地貌特征的是______(填序号)。

(3)广西龙脊梯田有“中国美丽田园”称号,2018年2月成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龙脊梯田的耕地类型为______(旱地/水田),生产的粮食作物是______。在龙脊梯田灯光夜景图中,灯光主要是沿着______(单项选择)。
A.山脊线延伸B.山谷线延伸C.等高线延伸D.经纬线延伸
研学第二站 看民族 析民居

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统计表

种类人口数量人口比重人口比重(占全国)
壮族仡佬族毛南族瑶族
55个全国第1全国第492%90%90%60%

《魏书·僚传》记述壮族先民的“干栏式民居”时说:“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阑。”即是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屋。上层四周以竹、木或草帘遮挡,供人居住;下层架空。

(4)广西少数民族种类______(多/少),除壮族外,少数民族人口比重达全国90%以上的还有______等。
(5)说明“干栏式民居”建筑特点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研学第三站 忆红色 看风貌

广西百色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的建立地,属于典型的山区,山区约占总面积的95.4%,是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

百色种植芒果历史悠久,近年来获得了“百色芒果”地理标志产品,该市田东县被誉为“芒果之乡”。百色因地制宜,“一县一品”,走出了脱贫增收的好路子。下图为百色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与芒果树生长习性。

(6)分析田东县芒果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①______;②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7)下列是某同学对百色地区发展提出的建议,合理的是____(单项选择)
①科技助力农业生产,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②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③加大特色产品开发,如果汁、果酱、果干④改善交通运输条件,用航运加大果品出口
⑤依托红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⑥在百色各县全部推广芒果种植,扩大产量
A.①②③B.①③⑤C.③④⑤D.④⑤⑥
2020-08-05更新 | 55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统一练习(一)地理试题
7 . 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_______
(2)A地区人口稀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附近的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下层空着或放杂物,上层住人,说明这种特色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与大陆内部年降水量相比,沿海地区降水________(多或少) ,大陆内部降水________(多或少),影响降水的因素是__________
(5)低纬度地区(赤道附近)降水________ (多或少),高纬度地区(两极地区)降水________(多或少),影响降水的因素是________
(6)在图中C区域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影响降水的因素是________
(7)A地的年降水量大约________毫米以下,本地属于________气候;B地的年降水量大约________毫米以上,本地属于________气候;C地属于________气候。
8 . “房子半边盖”(如图甲)是“关中八大怪”之一。关中地区主要位于我国渭河平原,经渭河及其支流泾河、洛河等冲积而成。图乙为渭河平原城镇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房子半边盖”与关中地区地理环境相关的是(       
①冬春降水少,收集雨水              ②人多地少,节约用地
③增加房顶坡度,有利于排水        ④节约木材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图乙中城镇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河流C.气候D.经济
2020-04-30更新 | 66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模拟文综地理试题
2011·黑龙江鸡西·中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下列民居中,体现气候湿热的是                                         
A.东南亚的高脚屋B.因纽特人的冰屋
C.黄土高原上的窑洞D.内蒙古高原上的蒙古包
2019-01-30更新 | 1329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河南省安阳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10 . 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区屋顶倾斜度很大,一般都是尖顶房子,这是因为( )
A.欧洲人的审美情趣不一样,喜好尖顶建筑
B.欧洲风大,尖顶房子可以防风
C.欧洲人身材高大,尖顶房屋空间大
D.阿尔卑斯山区下雪多,倾斜度大的尖顶房屋,便于屋顶积雪下滑
2018-12-13更新 | 497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昌图县十八家子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题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