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农民画融汇乡土情怀,传承中国民间乐观向上的精神。下图为农民画作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     
A.窗户均朝南B.民居多临水而建C.屋顶坡度小D.马车是交通工具
2.图所在区域(     
A.秦岭—淮河以南B.河流结冰期长C.落叶阔叶树为主D.年降水量较小
2022-05-14更新 | 291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一模地理试题
2 . 奥兰治河是非洲第五大河流,也是非洲南部最为重要的河流。图为奥兰治河流域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奥兰治河自东向西注入____洋;该河流经________等国家。
(2)某同学对奥兰治河的航运价值进行了分析,请完成表格。

(3)莱索托位于奥兰治河的上游。图为莱索托某聚落景观图。请说明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

多肉植物通常生活在气温偏高,降水量少且有明显干湿季交替的地方。奥兰治河下游流经的纳马夸兰地区因多肉植物种类多、品质好、产量大,出口量大被称为“多肉植物的王国”。

纳马夸兰区域内有3500多种多肉植物,其中1000多种是这里独有的。其多肉植物出口量已位居世界前列。图左为多肉植物景观图,图右为纳马夸兰地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4)请你从地理环境的角度,简要说明纳马夸兰被称为“多肉植物的王国”的原因。
原因1:____;原因2:____
2022-05-05更新 | 55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一模地理试题

3 . 《桃花源记》中这样描写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犬相闻……”。读“甲骨文“聚”和“落”的解释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聚”和“落”的甲骨文解释,下列关于聚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聚落是人类聚居的各种形式的场所B.聚落内部只能生活,不能生产
C.聚落的形成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D.聚落的形成与交通密切相关
2.“桃花源”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     
A.城市,“阡陌交通”B.乡村,“屋舍俨然”
C.城市,“土地平旷”D.乡村,“良田美池”
3.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般来说,城市聚落的形成早于乡村聚落
B.欧洲经济发达,无乡村聚落分布
C.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不因环境而异
D.早期的聚落大都分布在地形、气候、资源条件优越的地方
2022-03-22更新 | 284次组卷 | 4卷引用:地理-(北京卷)【试题猜想】2022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4 . 非洲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文化独特而又极具活力,经济发展一直“相对滞后”;南极大陆是我们这个星球上唯一一块“待开垦的处女地”。这些神奇美丽的土地,充满着神秘色彩和无限生机,潜力巨大。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布广泛的茅草屋是非洲典型的民居形式,谈谈这种民居与当地气候的关系。

(2)非洲这片富饶的大陆曾经长期受欧洲殖民者的掠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许多国家形成了____的经济特点,这种经济在国际贸易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3)为促进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中国以大国形象的责任担当,为其提供资金、技术与建设援助,给这块大陆经济的崛起带来了希望,这种合作被称为“____”。
(4)非洲大陆和南极大陆的资源都非常丰富。由甲图可以看出,非洲矿产资源的特点是____。南极洲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除了图乙中列出的资源外,请你再列举一例南极洲的资源____
(5)南极洲是科学考察的宝地,我国在南极洲先后建成了五处科学考察站,这些科考站的建站时间多选在2月,请说明其原因。
(6)在南极地区的科考队员们能体验到当地____的气候特点。
(7)放眼未来,的非洲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南极洲在科学研究领域及利用价值上无可替代,然而两地的气候及自然景观差异巨大,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
2022-03-14更新 | 224次组卷 | 2卷引用:地理-(北京卷)【试题猜想】2022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5 . “蜂巢屋”是叙利亚阿勒颇地区的传统民居,具有圆锥形屋顶,除石质基底外,全用土坯堆砌而成,墙体厚达80厘米。房屋除一道拱形大门外,没有一扇窗户。这种建筑特征与当地气候相适应。阿勒颇城市内有30%以上的建筑都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但在战争中,许多建筑被毁。目前,叙利亚正着手古迹的恢复与保护工作。下图为叙利亚相关图像资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蜂巢屋”的建筑特点与当地气候相适应对应正确的是(     
A.墙体厚实--隔热保温,防风防沙B.拱形大门--防止雨水的浸泡
C.圆锥形屋顶--利于夏季排泄雨水D.石质基底--防御冬季的严寒
2.据图判断当地人们信仰的宗教是(     
A.佛教B.伊斯兰教C.基督教D.道教
3.叙利亚开展古迹的恢复与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是(     
A.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经济B.有利于今后进行仿造
C.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D.延续历史,传承文化
2022-02-01更新 | 705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2年中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03(北京专用)

6 . 阿散蒂传统建筑为世界文化遗产,其墙面经过防水处理,房顶为泥草混合层,不怕烈日晒,不怕暴雨淋,利于散热。阿散蒂传统建筑目前面临着消失的威胁。右图示意阿散蒂传统建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阿散蒂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应为(     
A.B.
C.D.
2.关于阿散蒂传统建筑的保护,正确的做法是(     
A.修旧如旧B.整旧如新C.拆旧建新D.建新如旧
2022-01-13更新 | 529次组卷 | 9卷引用:2022年中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04(北京专用)
7 . 读下图“南北回归线之间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地各月平均气温均为____以上,气温的共同特征是____,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____
(2)甲地的降水特点是____。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丁地的主要植被类型为____。(选择填空)
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热带荒漠D.落叶阔叶林
(3)乙、丙两地中,人口较稠密的是____,其自然原因是____。(选择填空)
A.地势较高B.全年高温C.降水丰沛D.交通便利
(4)下列适应乙地自然环境的传统民居是(     )(选择填空)
A.B.
C.D.
(5)20世纪60—90年代,丁地植被破坏严重,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对其进行保护,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有(     )(双项选择)
A.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禁伐B.实施退耕还林
C.扩大木材出口量D.将东南沿海人口大量迁移到该地

8 . 新西兰甲地(下左图)的传统民居(下右图),是以一层或者两层的木结构房屋为主,底部不用墙而用柱子支撑,“漂浮”在地面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新西兰传统民居以低矮的质量较轻的木结构房屋为主,且“漂浮”在地面,主要目的是(     
A.防台风和防风沙B.防泥石流和防虫C.防地震和防潮D.防泥石流和防潮
2.读图分析,下列关于两图分析错误的是(     
A.甲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
B.甲地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C.甲地的气候应以温和多雨为主,所以房屋多“漂浮”在地面上
D.右图反映甲地为乡村聚落的景观
2021-11-21更新 | 174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卷)2022年中考地理第三次模拟考试

9 . 自然环境影响人类衣食住行。下图为小王拍摄的传统民居“船型屋”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民居竹木为屋架,茅草覆盖,底部架空。据此推测,当地自然环境(     
A.地表崎岖B.高寒缺氧C.炎热潮湿D.干旱多风
2.小王在当地品尝到的特色美食可能有(     
A.青稞饼B.手把肉C.烤全羊D.菠萝饭
2021-05-26更新 | 374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1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年级学考一模地理试题

10 . 传统民居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杰作。下图为两地传统民居及部分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两民居相比(     
A.甲以砖瓦为材料B.乙屋顶坡度大C.甲门窗多且大D.乙易拆卸运输
2.甲、乙两民居在设计上的特点及目的是(     
A.甲:屋顶平,适应当地干燥的气候B.乙:无窗,门窄小,为抵御严寒
C.甲:有台阶,积雪掩门时便于出入D.乙:简单轻便,防止被洪水冲走
2021-05-21更新 | 1316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1年北京市朝阳区八年级学考一模地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