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澳大利亚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过去,这里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左图为“澳大利亚气候及矿产分布图”,右图为“澳大利亚某地区地下住宅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澳大利亚(     
A.位于南美洲B.地跨热带和南温带C.东临印度洋D.是一个岛国
2.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     
A.种类单一B.主要分布在内陆C.储量丰富,取之不尽D.主要分布在沿海
3.这种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最可能分布于(     
A.①地附近B.②地附近C.③地附近D.④地附近

2 . 如图为巴塔克式传统民居景观图。房屋下层是硬木搭建的家畜栏,中层是竹木拼接的生活区,上层是一个倒扣的船形屋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传统民居最可能出现在(     
A.西欧B.东南亚C.北非D.俄罗斯
2.这种传统民居反映当地的气候特点是(     
A.全年高温多雨B.冬暖夏凉,降水稀少
C.全年寒冷干燥D.冬冷夏热,全年少雨
3.下列气候资料统计图与当地气候特点相符的是(     
   
A.AB.BC.CD.D
3 . 东南亚的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     
2023-05-3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4 . “地坑院”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营造思想,其建筑特点是(     
①因地制宜,造价低廉     ②房子冬暖夏凉
③窑顶平坦,便于晾晒小米   ④院内不需要排水、储水设施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23-05-3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宿迁市中心城区中考模拟地理试卷五

5 . 读四种民居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②所示的窑洞主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     
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2.图示四种民居的形态,与宿迁民居最相似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023-05-3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宿迁市中心城区中考模拟地理试卷四
6 .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于2022年11月15日至16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峰会主题为“共同复苏,强劲复苏”。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次峰会期间,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两国元首共同观摩了两国务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雅万高铁试验运行。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中国和印度尼西亚都属于____(发展中/发达)国家,两国之间的合作被称为“____”。
(2)读图右,峰会召开地巴厘岛的气候特点是____
(3)生活在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的传统民居是____(泥土屋/高脚屋),该岛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

7 .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阅读诗句完成下面小题。

1.诗句中表现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     
A.乡村,这里有板桥B.城市,这里以工业生产为主
C.城市,这里有道路D.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
2.该聚落的特点是(     
①规模较小②空间分布较分散③聚居的人口较少④呈团块状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该聚落最有可能分布在我国(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8 . 亚洲南部分布着三大半岛,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下图是亚洲南部三大半岛示意图和乙半岛某地不同季节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三大半岛共同濒临的大洋是(     
A.太平洋B.北冰洋C.印度洋D.大西洋
2.图中民居建筑结构的主要功能是(     
A.防台风B.防洪涝C.防火山爆发D.防地震
3.关于三大半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半岛的红海及沿岸地区石油资源丰富B.受冬季风影响,乙半岛水旱灾害频繁
C.丙半岛人口稠密,城市主要沿河流分布D.都属于热带气候,热量、水分充足
2023-05-1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中考模拟地理试题

9 . 民居的建筑风格与环境密切相关。读下列民居图,完成各小题。

1.图示最有可能为东南亚传统民居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③民居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全年炎热干燥B.全年高温多雨
C.冬冷夏热,降水较少D.草原广布

10 . 于家村坐落于我国太行山东麓,其古民居就地取材当地的石英砂岩砌筑而成,墙体厚实。下图为“于家村古民居建筑布局及民居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村古民居集中分布在(     
A.河谷B.山脊C.鞍部D.山顶
2.图中,甲区域未布局古民居,主要因为(     
A.光照强B.降水多C.坡度陡D.风力大
3.该村古民居多采用图中乙造型屋顶,主要是适应(     
A.春季多旱B.夏季多雨C.秋季多霜D.冬季多风
4.该村古民居厚实的墙体,可以(     
A.补充光照B.抵御风沙C.排除积雪D.御寒避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