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福建长坑村是我国的一个传统村落,平均海拔800米左右,常年云雾缭绕,湿润多雨。当地传统民居大多是土木结构,土墙外壁贴挂着整齐的木板,被专家形象地称为“穿裙子的土楼”,为全国仅有。下图为长坑村民居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长坑村(     
A.位于高原地区B.屋顶坡度较大C.居民多为藏族D.建筑高大密集
2.长坑村房屋土墙外壁贴挂木板主要是为了(     
A.阻挡雨雾侵蚀B.抵御冬季严寒C.阻隔夏季阳光D.美化建筑外墙
2024-06-06更新 | 9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许昌市中考二模考试地理试题
2 .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湖南作为传统农业大省,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矛盾为主线,实施多村振兴战略并取得明显成效。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走进三湘大地】

(1)湖南因地处A____(填“洞庭湖”或“鄱阳湖”)以南而得名。B是____(填“太行山脉”或“雪峰山”),该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农业助推经济】

(2)“湖广熟,天下足。”湖南省农业生产较为发达,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等农作物。请分析湖南发展农业的自然原因。

【旅游振兴乡村】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竹山村挖掘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发展旅游业,走出了一条旅游扶贫的新路子。竹山村将农村传统建筑、农耕器具、民间技艺、民俗礼仪等资源,进行活态化传承和创新,既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又保护、传承和复兴了传统文化,同时打开了偏远乡村与外部世界交流沟通的大门。

(3)上图是湖南湘西的特色民居——吊脚楼,多依山,下层架空,木质结构,分析房屋结构与当地气候和地形的关系。
(4)乡村振兴是大势所趋,结合所学地理知识,你认为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参与乡村振兴?
2024-06-06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城关各中学联合学情调研中考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3 .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地理环境独特,少数民族众多。下图为云南省简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三江并流——生物多样性丰富】

三江并流区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1)同学们就三江并流区域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绘制了如下思维导图,请填写完整。

____________

【佤族村寨——乡村振兴的实践】

位于腾冲市的司莫拉佤族村,依山而建,是一个佤族文化保存完整的原生态古寨。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该村提出村寨建设“外面要土,里面有新”,外墙统一规划,保护传统村落风貌,防止过度商业化,把乡愁留下,同时推进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等。下图为腾冲市气候统计图和司莫拉佤族村景观图。

(2)司莫拉佤族村的夏季平均气温在20℃左右,适宜避暑,主要是因为______
(3)司莫拉佤族村的民居屋顶坡度大,传统民居多由茅草制成。请简要分析该地民居呈现这种特征的原因。
(4)说出“外面要土,里面有新”的建设理念对当地旅游发展的积极作用。

【哈尼梯田——人地和谐的典范】

哈尼梯田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当地河水蒸发到高山区凝结为云雾,雾转换成雨降落到森林,雨水再顺势流入山坡上的沟渠,灌溉层层梯田。山水四季长流,梯田常年“饱”水,形成了“森林、水系、村寨、梯田”为一体的完整生态系统。下图为哈尼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

(5)请说出哈尼梯田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价值。(可从经济、生态方面作答)
2024-06-0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部分学校联考三模地理试题

4 . 建造在尼日尔河流域一个小岛山丘之上的杰内古城,以独特的撒哈拉—苏丹建筑风格而闻名,被誉为“尼日尔河谷的宝石”。下图为杰内古城位置示意图、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杰内古城位于(     
A.非洲B.亚洲C.南美洲D.北美洲
2.将杰内古城建造在山丘之上,主要是为了(     
A.方便取材B.保护耕地C.通风散热D.预防洪涝
2024-06-05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部分学校联考三模地理试题

5 . “二月天杨柳醉春烟,三月三来山青草漫漫。最美是人间四月的天,一江春水绿如蓝。春色闹人不得眠,春雨涨满池塘唤睡莲。春花儿开遍呢喃的燕,春风得意正少年……”龙年新春,一首《上春山》带着贵州的春日好景,向全国观众送上了新春祝福。图为贵州省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二月天杨柳醉春烟”,但三月三山上才青草漫漫的影响因素是(     
A.纬度B.海陆C.地形D.洋流
2.歌名《上春山》及歌词“春雨涨满池塘唤睡莲”,与贵州“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相得益彰。据此推断贵州的民居可能是(     
A.B.
C.D.
2024-05-3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平顶山市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6 .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地窑”,是黄土高原古人穴居方式的遗留。这种村落在地上看不到房舍,家家户户掩于地下,构成了独特的地下村庄。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坑院”所处地理环境的特征是(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B.千沟万壑、土层深厚、直立性强
C.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地坑院”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营造思想,其建筑特点是(     
①因地制宜,造价低廉             ②窑洞冬暖夏凉
③窑顶平坦,便于晾晒粮食       ④院内不需要排水、储水设施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24-05-1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安阳市中考一模地理试题

7 .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各地的环境、文化差异明显。如图为我国自然区划图及某民居景象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1.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诗词中,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下列对诗词的理解正确的是(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描述的是a地区景观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b牧区的景观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揭示了冬季风难以到达c地区
D.“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揭示了d区南北两侧地理差异明显
2.我国某地民居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草覆顶,建造的传统民居远看像船底,被称为船形屋。该民居所在地的气候特点及所在地区对应(     
A.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全年低温,降水较少D.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干燥
2024-04-25更新 | 153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中考一模地理试题

8 . 中国云南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202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图为景迈山位置示意图和景迈山林茶共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景迈山独特的“林茶共生”立体群落结构(     
①乔木层——为茶树遮阴,提供漫射光
②灌木层——栽植桂花树、香樟树等,使茶叶具有天然香气
③草本层——养护土壤,为茶树提供天然养分
④土壤层——饲养牲畜,使茶树免遭害虫危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古村寨与传统民居建筑是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属于景迈山传统古村落建筑的是(     
A.窑洞B.四合院
C.蜂窝房D.干栏式建筑
3.景迈山先民将散装茶叶做成茶饼或茶砖后由马帮经“茶马古道”带入西藏,主要考虑沿途(     
A.地形崎岖,山高路险,便于茶叶储运
B.暴雨倾盆,滑坡挡路,提高茶叶品质
C.高寒缺氧,呼吸困难,减轻茶叶重量
D.台风来袭,狂风暴雨,避免茶叶受潮
2024-04-24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驻马店市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9 . 风塔是伊朗亚兹德的一种古老建筑。风塔四面镂空,塔下建有水池,温度较低,室外热风经过塔身吹到室内,再通过水池降温后飘散到各个房间,为居民带来阵阵凉风。下图为亚兹德夏季气温统计表和风塔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风塔的建筑特点是(     
A.尖顶墙厚B.尖顶墙薄C.平顶墙厚D.平顶墙薄
2.风塔建筑反映出当地的自然环境是(     
A.终年高温多雨B.夏季炎热干燥C.夏季高温多雨D.终年温和湿润
2024-04-24更新 | 20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10 . 苏里南共和国森林覆盖率高,全国约一半的人口居住在首都帕拉马里博,内陆人烟稀少,帕拉马里博的古内城在200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图1为苏里南共和国地形图。图2为帕拉马里博的古内城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苏里南共和国位于(     
A.非洲北部B.欧洲北部C.南美洲北部D.北美洲北部
2.帕拉马里博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①地形平坦②森林覆盖率高③海运便利④水资源丰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根据景观图推断,帕拉马里博的古内城的建筑风格反映出当地气候特征为(     
A.四季分明B.高温多雨C.温和湿润D.炎热干燥
2024-04-1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八校八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