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2021年6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到青海省考察工作。总书记首先来到西宁市某地毯厂,了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加牙藏毯手工编织技艺的保护传承,之后又来到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看望集中安置在新村的藏族牧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海牧区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制作加牙藏毯的原料最可能是(     
A.蚕丝B.羊毛C.化学纤维D.蕉麻纤维
2.下列属于青藏地区特色食物和传统民居的是(     
A.糌粑、平顶碉房B.烤鸭、四合院C.米线、竹楼D.羊肉泡馍、窑洞

2 . 通布图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位于非洲搬哈拉沙溪南缘的尼日尔河北岸,由于风沙使蚀以及越未越多的游客参观,面临着被损毁的危险。图为通布图古城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通布图古城的建筑特点及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屋顶多为斜坡一降水丰富B.底层架空一炎热潮湿
C.泥土修筑一干燥少雨D.墙壁厚一冬季寒冷
2.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从传承和保护角度考虑应该(     
①维护古建筑②限制游客人数
③古城内建酒店④完全迁出当地居民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22-06-01更新 | 23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广东省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3 . 非洲南苏丹位于北半球,当地“图克尔”是一种蜂巢状的小屋,房屋的框架由许多细小的树枝缠绕而成的,层层叠叠的茅草屋顶犹如贵妇的裙摆。下图为南苏丹“图克尔”,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
2.南苏丹“图克尔”利用茅草建屋项主要是因为(     
A.冬暖夏凉B.美观稳固C.就地取材D.抵御风沙

4 .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黔东南谷地。层层落落的木质吊脚婆依山而建,呈梯状逐级抬升,与自然和谐共融,成为名刮其实的“生态建筑”。下图示意西江千户苗塞吊脚楼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河流的总体流向大致为(     
A.由北向南B.由西向东C.由北向南再向东南D.由东南向西北再向北
2.吊脚楼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体现在(     
①可就地取材建房且室内冬暖夏凉②能获得较多光照且节约建筑用地③底层架空以利于防涝且通风透气④底部支柱长短的选择可适应地形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某游客中秋节去西江千户苗寨旅游,见到的农业景观与下列诗句最吻合的是(     
A.家家打稻趁霜晴B.新雨山头荔枝熟C.小麦登场雨熟梅D.梨花淡白柳深青
2022-05-08更新 | 11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广东省河源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5 . 西江千户苗寨是中国最大的苗族古村寨,位于黔东南某断层谷地。层层落落的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呈梯状逐级抬升,与自然和谐共融,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建筑”。下图示意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河流两岸吊脚楼数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光照C.降水D.地形
2.吊脚楼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融体现在(     
①可就地取材建房且室内冬暖夏凉
②能获得较多光照且节约建筑用地
③底层架空以利于防涝且通风透气
④底部支柱长短的选择可适应地形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 . 福建南部沿海降水丰富,图10为该地建筑中比较独特而别致的蚝壳墙。砌墙时,生蚝壳拌上黄泥、红糖、蒸熟的糯米等层层堆砌成墙,具有坚固耐用的特点。生蚝广泛分布于近海浅水区域,是当地人们喜爱的食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蚝壳以约45°的倾角向下排列的最主要原因是(     
A.美观大方B.节约蚝壳C.坚固耐用D.利于排水
2.生蚝壳为墙的主要环境意义是(     
A.就地取材,废物利用B.墙面多棱,利于防盗
C.美观大方,十分坚固D.蚝壳丰富,别具一格
2022-02-12更新 | 11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检测地理试题

7 . 中国某地民居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草覆顶,建造的传统民居远看像船底,因而被称为船形屋,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小题。

1.该传统民居最有可能属于哪个少数民族(     
A.吉林满族B.内蒙古蒙古族C.海南黎族D.宁夏回族
2.该地区的气候与哪一副气候资料图相匹配(     
A.AB.BC.CD.D
3.该传统民居能够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是(     
A.高寒缺氧B.潮湿、多虫鼠
C.多火山、地震D.干旱缺水
2022-02-02更新 | 1517次组卷 | 25卷引用:(广东卷)2022年中考地理第一次模拟考试

8 . “蜂巢屋”是叙利亚阿勒颇地区的传统民居,具有圆锥形屋顶,除石质基底外,全用土坯堆砌而成,墙体厚达80厘米。房屋除一道拱形大门外,没有一扇窗户。这种建筑特征与当地气候相适应。阿勒颇城市内有30%以上的建筑都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但在战争中,许多建筑被毁。目前,叙利亚正着手古迹的恢复与保护工作。下图为叙利亚相关图像资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蜂巢屋”的建筑特点与当地气候相适应对应正确的是(     
A.墙体厚实--隔热保温,防风防沙B.拱形大门--防止雨水的浸泡
C.圆锥形屋顶--利于夏季排泄雨水D.石质基底--防御冬季的严寒
2.据图判断当地人们信仰的宗教是(     
A.佛教B.伊斯兰教C.基督教D.道教
3.叙利亚开展古迹的恢复与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是(     
A.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经济B.有利于今后进行仿造
C.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D.延续历史,传承文化
2022-02-01更新 | 704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2年中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02(广东专用)

9 . 如图是亚洲和欧洲地区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传统民居墙壁厚度的变化,可以反映出自西向东(     )
A.冬季气温越来越低B.降水量越来越多
C.温差越来越小D.人们越来越富裕
2.造成图中传统民居墙壁厚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差异B.海陆位置差异
C.地形起伏差异D.宗教信仰差异

10 . 叙利亚阿勒颇地区的传统民居——“蜂巢屋”是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的,具有圆锥形屋顶,石质基底,墙体厚达80厘米,房屋除一道拱形大门外,没有一扇窗户,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图1为“蜂巢屋”景观,图2为阿勒颇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阿勒颇所在区域的气候特点是(     
A.全年炎热,降水较少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C.全年炎热,降水较多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蜂巢屋”墙体厚达80厘米,其主要作用可能是(     
A.隔热保温B.排泄雨水
C.防御台风D.通风散热
3.从传承和保护的角度考虑,对“蜂巢屋”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拆除改建高楼B.改造房屋外观
C.限制游客数量D.禁止维修加固
2021-07-25更新 | 7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揭阳真理中学中考三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