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0 道试题

1 . 欧洲西部、东南亚为中国游客境外游的主要目的地。读“欧洲西部、东南亚两个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两地自然环境说法错误的是(     
A.欧洲西部西临大西洋,北极圈穿过其北部
B.欧洲西部气候温和湿润,以畜牧业为主
C.东南亚位于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交通便利
D.东南亚气候湿热是世界热带经济作物主要产区之一
2.游客在旅途中看到图中①②两地的传统民居(     
A.①屋顶种草皮,防寒保暖B.②门窗大,节省建筑材料
C.①墙厚重,为了抵御台风D.②底部悬空,防地基变形

2 . 如图示意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两种典型民居,完成下面小题。


   
1.两种民居屋顶坡度都较大的原因是(     
A.便于积雪滑落B.节省建筑材料C.增强遮光效果D.利于雨水倾泻
2.两种民居在建筑上的共同优势是(     
A.冬暖夏凉B.抵御风沙C.就地取材D.坚固耐用
2023-06-10更新 | 3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福渡初中学校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押题卷地理试题(八)

3 . 北京时间2023年4月3日22时59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80千米。图为“苏门答腊岛及周边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能体现该地区自然环境特点的民居景观(     
A.B.
C.D.
2.此次地震发生在(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4 . 在非洲的草原上,生长着一种特殊的尖茅草。在这种茅草生长的最初半年里,它是草原上最矮的草,人们甚至看不出它在生长。但半年过后,在丰沛的雨水到来之际,约三五天的时间它就会长到2米的高度。茅草屋是非洲典型的民居,一般用树枝、木棍构架,房顶铺茅草。完成下面小题。

1.非洲茅草生长地区的气候是(     
   
A.①B.②C.③D.④
2.非洲草原的房屋建筑充分考虑了(     
A.地震灾害B.寒潮灾害C.风沙灾害D.就地取材

5 . 云南省双柏县彝族传统民居土掌房背山面水,全村房屋墙连墙,层叠而上,极具特色。土掌房屋顶用松木原木为梁,上铺木板、松叶并用泥土夯实,覆上石板块,最后夯上三合土。据此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土掌房自家屋顶是别家的晒谷场,主要原因是(     
A.当地晴天多,降水少B.邻里友好和睦的关系
C.地形坡度大,平地少D.木材泥土等原料丰富
2.结合当地气候特征,推测土掌房屋顶构造的最主要功能是(     
A.避免强光照射B.夏隔热冬保暖C.利于纳凉通风D.防止雨水渗漏

6 . 云南怒江怒族人当地的传统民居为千脚落地屋。当地森林丰富,就地取材,在斜坡或靠山处树立几十根木桩,支撑整个房屋。图为千脚落地屋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千脚落地屋位于(     
A.气候湿热的山区B.温暖湿润的平原C.炎热干旱的盆地D.寒冷干燥的高原
2.千脚落地屋采用“千脚”设计是为了(     
①通风散热,防洪防潮②利用地形,房屋稳固③就地取材,节省成本④结构简单,工艺先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当地人主要集中于每年12月到次年1月建房,原因是(     
A.白昼较长,时间充足B.气温较高,利于施工
C.地形崎岖,森林广布D.降水较少,便于打桩
7 . 读“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由图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分布有①②③④四大稠密地区,其中②分布在________洲南部,④分布________洲东部,这四大人口稠密区都位于________半球________低纬度沿海地区。
(2)由图看出,A地人口分布稀疏,这是因为________
(3)B地区人口稀疏主要是受________因素的影响;C地人口稀疏是因其位于________(纬线)附近的大陆西岸,降水________;D地因________而人口稀疏。
(4)E地区的传统民居具有墙厚、窗小、顶平的特点,其主要是适应________气候。

8 . 北京时间20221221307分,新西兰北岛上的托克拉镇东南21千米处发生5.1级地震。读新西兰板块位置示意图(图1)和甲地传统民居图(图2),完成下面小题。


   
1.新西兰多地震的原因是(     
A.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B.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发生张裂运动
C.位于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
D.位于岛屿上,四周是海洋
2.新西兰甲地民居以一层或两层的木结构房屋为主,底部不用墙而用柱子支撑,为了防潮,“漂浮”在地面上。下面现象和解释的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漂浮”在地面上——地形以山地为主
B.质量较轻的木结构——防御洪涝灾害
C.底部不用墙而用柱子支撑——气候湿润
D.一层或两层(比较低矮)——经济落后

9 . 四合院是我国华北地区传统的住宅建筑形式,以北京最为典型。坐北朝南的正房一般在四合院中轴线上,左右两侧为厢房,一般用作书房、餐室或幼辈住房。图1为北京四合院景观图,图2为北京市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1.四合院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A.全年高温多雨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全年低温少雨D.夏季温和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2.四合院作为文化景观,其文化内涵有(     
①反映中国建筑的对称之美
②反映古人长幼尊卑的观念
③围合式居住突出防御外敌侵扰的功能
④闭合而露天,既防风沙也能自然通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3-05-28更新 | 6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中考一模地理试题

10 . “碇步桥”是一种古老桥梁的统称,由条石砌成,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杰作。浙江省泰顺县仕阳镇仕水碇步桥是我国现存保留最完好、最古老、最长的碇步桥。下图为仕水碇步桥及周边等高线地形图和景观图。读图,完成成下面小题。

   

1.图中(     
A.①地位于山顶,海拔约600米B.②地比③地海拔低、坡度较陡
C.③地位于山谷,可远眺仕阳镇D.④地位于山脊,可遥望碇步桥
2.影响仕阳镇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河流B.河流、气候
C.地形、交通D.地形、气候
3.仕水碇步桥平行分高低两凳,高凳可供涨水时踏用,反映当地(     
A.降水季节变化较大B.冬季寒冷,结冰期长
C.地形陡峭,沟谷多D.森林丰富,木料充足
4.合理利用和保护仕水碇步桥的措施有(     
A.推广仿造,引发关注吸引游客B.保留古桥特色,传承地域文化
C.扩建改造,满足现代交通需要D.开发旅游资源,搬迁周边居民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